沈又中回到“着陆点”。
拿着砍刀,收集周边的干柴。
可能是因为山里有这只大虫,周边百姓不敢上山砍柴,沈又中,很快就收集了一大堆干柴。
天黑前,支起帐篷,点上篝火。
不担心山上一把火,所长爱上我。
山上一缕烟、所里蹲十年。
都穿越了,怎么爽怎么来,格局要打开。
老虎皮就摆在帐篷后,老虎头摆在帐篷前,沈又中觉得这老虎气息,多少能震慑其他猛兽。
加上一堆篝火,应该万无一失。
篝火,抵御夜寒,也驱散恐惧。
沈又中就着篝火,炖了一锅虎肉。
调料忘了带,整桶植物油也懒得拆,就往锅里放了点盐。
柴火哔剥燃烧,老虎肉汤冒着白气,这种日子也挺好。
不过,这里不适合长期安营扎寨,近处没有水源,前后没有遮挡,刮风下雨就很难受。
行李往山顶搬,也不是办法,山顶的洞穴里,指不定还有什么惊喜。
搬东西上去也费劲,一趟往返,就要六七个小时。
沈又中想着,还是得改变计划,要下山……迷迷糊糊就在帐篷里睡着了。
一夜无话。
还真是一夜无话,没人聊天,也没有猛兽造访。
如寻常野外露营,平淡地度过了一晚。
踩熄篝火,简单吃了点东西。
沈又中决定到山下探一探。
照旧背着随身登山包,一把复合弓,一把户外砍刀,望远镜……不同的是,这次提上了老虎皮和虎头。
一路劈砍开路,花了三个多小时,才摸到山脚。
沿着小溪前行,又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发现一个小村落。
沈又中在望远镜里观察了很久,这个小村庄,不到三十户。
黄发小童在院中玩耍,两三村妇在溪边洗涮,还有几个老人,在梯田里捡拾着什么东西。
唯一有威胁的,也就那两条土黄狗了。
沈又中理了理行头,就提着老虎皮和虎头走了过去。
“咳咳,各位乡亲好。”
沈又中放下老虎皮,学着古装剧里的礼仪,拱手行礼。
冷场不久,人群走出一个老者,也拱手一礼,“敢问这位壮士,从何处而来?”
这事就好办了,能正常沟通,口音虽有点怪,但能交流。
“各位乡亲,我是南方一猎户,专门猎杀老虎猛兽,此番来贵地……”沈又中都有点说不下去了,想说得古风一点,奈何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储备。
穿越过来,还是按自己的风格说话,毕竟自己是个“外乡人”。
乡亲们也似乎没再听沈又中说什么,注意力大多在老虎皮上。
这事就好办了,打开老虎皮,露出老虎头。
咦——乡亲们惊呼中纷纷倒退。
兽王死后,余威仍在。
两条黄狗也似乎受到血脉压制,瞬间就逃没影了。
乱糟糟持续了一刻钟,村民在一位老人带领下,朝沈又中跪拜,“多谢壮士,为民除害……”……“老朽乃平乐里里魁张寿,壮士击杀李父……李父?”
沈又中想,我什么时候杀了姓李的亲爹?
“就是此兽。”
里魁指着地上的虎头。
“又称斑子。”
“哦,在我们那儿,这个叫老虎。”
里魁?
就是古装剧里的里正吧,那就大致相当于村长。
“敢问壮士姓名?”
“沈又中。”
其实脑海里出现的是,来将可留姓名?
常山赵子龙……“……敢问壮士姓沈名谁?”
这是马冬梅,马什么梅?
懂了,这个时代,名和字不一样。
早在王莽“单字名改制”后,户籍就必须是单字“名”,而“字”则是两个字。
像《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基本上是单字名,比如曹操、刘备、孙权、关羽……诸葛亮、夏侯惇,则是复姓,仍是单字名。
“沈又中,叫我沈中也行。”
查户口般聊了会,里魁张寿热情邀请沈又中去家里做客。
村民簇拥在打虎英雄身边,一路前行。
不久后,一行人走进一家夯土墙民居,看样子,有这么个土房子的里魁,应是村里首富。
走进“首富”家,以现代眼光看,穷得肉眼可见,说是家徒西壁也不为过。
张寿张罗着招待打虎英雄吃饭,村民们慷慨得很,都回家拿来各种吃食,款待沈壮士。
没有椅子、凳子,席地而坐。
几十户人,终于凑齐了一桌子饭菜。
又小又矮的桌子,应该叫“案”。
陶碗装着几个黑褐色的饼,陶罐里是青菜汤,这是白菜?
居然有这个,也对,张骞通西域带回的大白菜、小白菜。
还有两个叫不上名字的小青铜器,里面装着奇奇怪怪的东西。
盛情难却,沈又中尝了点。
不算难吃,无油无盐,有机纯天然。
里魁还收拾出一间屋子,供沈壮士休息。
沈又中提起,山上被宰的老虎,还有不少肉。
秋天凉,肉不容易腐烂。
去得早的话,说不定还没有被其他动物啃完。
里魁张寿和村民商量了一下,找来七个青壮,随沈又中上了山。
由于之前开了路,沿路又做了标记,没有冤枉路,上山两个多小时就找到了死老虎。
在村民七手八脚绑死老虎时,沈又中借故离开,快速来到“着陆点”。
分次拖了三个编织袋、一个行李箱,拖到靠近死老虎处。
首先带走的,是一些容易被老鼠咬坏的东西,比如种子、食物等,还有部分弓箭、五金刀具。
再叫来三个村民,当免费劳动力。
死老虎西个人抬就行,一行人紧赶慢赶,快到天黑时才回村。
趁围观的村民,关注点都在那只剥了皮的老虎上。
沈又中领着人,把编织袋送进了屋。
一来就住别人家?
都穿越了,还客气啥。
从上山的几个青壮口中得知,这个村子被这只“李父”祸害惨了。
耕牛被咬,猎户有去无回,小孩不敢出院门,靠近山的地没人敢种。
县尉曾带捕快和外地猎户,上山围剿,反被这只“李父”咬死了数人。
所以,沈又中心安理得住下,毕竟算是这个村子的恩人了。
很久后,里魁来找沈又中。
说是和村里几个“里父老”商量,类似于德高望重的乡绅,决定明天携虎头、虎皮等物,向县令报捷。
小说《准备24小时后穿越到新朝》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