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畅读精品虎形岭下的村民

第2章 太阳公公可以作证

发表时间: 2024-06-01
在杨学贤的威慑下,一场惊天动地的打斗草草收场。

围观的邻居也摇头离去。

邻居家的妞妞也学着大人的样儿,摇了摇头,回去了。

杨文化稍稍作出了妥协,他草草吃了几口父亲做的饭菜,忍着疼,心不甘情不愿地背上了母亲递过来的小书包——那一个洗得发白的解放军叔叔款的小书包,里面还装着姐姐昨晚特地留下来的一本本子和一支削好的铅笔。

虎形村的早晨,太阳来得晚一些。

因为,村后头是一座高大的后龙山,正好挡住了每天早上从东边升起来的太阳。

杨学贤家的责任山在后龙山正中,山顶是他们家的,山后头是他们家的,山前头还是他们家的。

那个时候,村里将不多的山岭分到每家每户,杨学贤家也按人口分得了大约十几亩山岭,平时捡个柴火、挖个树根之类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到别人家的山岭去。

在杨学贤的牵引下,瘦弱的杨文化只有顺从的份,心里是极不情愿的,但力量不允许他作过多的反抗。

父子俩走过了伯伯家门前的那条路,来到了村里那座老厅屋前的石板路,这一段路显得光亮光亮的。

这座老厅屋,是一座百年老屋。

最开始的时候,是全族人共同的老窝,虎形村总共也就三个大家子人,他们最初的发源地就是这座老厅屋。

也有一种说法,说的是老厅屋是一个地主家的,后来,解放了,政府将老厅屋没收以后,分给了村里的穷人。

因为,虎形村本来不大,好不容易有一个地主,其他的基本上就是一些穷人,所以,大家都平均的分得了一点。

杨学贤家也沾了点光,分得了大约一个床位的面积。

他们家的西个孩子,基本上是在这个床位里产生的。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穷,也就没有太多的讲究,杨学贤那一代人的兄弟们,晚上做一做运动之类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不过,习惯了就好,大家也就心知肚明。

不过,随着搞单干,大家都向村里申请了宅基地,纷纷在自己家的地里盖起了新房子,老厅屋也变得冷清了许多。

走过了老厅屋,两父子来到了虎形村前那条小溪的桥头。

早上,杨学贤还在这里捉到了一只大鲫鱼呢。

杨学贤此刻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

他本来是希望自己了满崽来一个好的开端,打他个开门红,却不曾想,这小子这么不争气,一开始就不想去读书。

这还了得?

想想自己这么多年来受过的苦,受过的冷眼,杨学贤恨不得将自己的西个孩子都送上清华北大,然后可以在全村人面前扬眉吐气。

然而,再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为了生活,杨学贤的大女儿杨大英在艰难的生活压力面前,率先放弃了学习的机会,任劳任怨的帮助家里的大人做农活。

做完农活之余,还放牛砍柴,硬是攒足了家里盖房子的钱。

对于大女儿,杨学贤心里是有愧的。

妻子黄妮就经常在他的耳边嗡嗡:从小没进过学堂,现在成为了光眼瞎子。

想到这,再看看这个不争气的小子,杨学贤就气不打一处来,自己的良苦用心算是喂了狗,哎。

杨学贤越想越气,越气就越走得快。

他完全丧失了对小孩子最起码的认识,毕竟,杨文化还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呀,奶都没有完全断掉,又是家里的满崽,平时带得就特别的娇,他哪里能跟得上大人的脚步呢?

感受到了杨学贤的杀气,小溪流里的鱼和虾子都躲了起来,藏进了溪边那茂密的水草里,瑟瑟发抖。

跨过小桥,杨学贤拉着杨文化朝着铁石村小学的方向走去。

铁石村是行政村,虎形村是自然村,从隶属关系来看,虎形村归铁石村管。

也正是因为这种隶属关系,虎形村的人有点抬不起头来。

想当年,虎形村是老大哥,在十里八乡还是挺有名气的,铁石村的人见了虎形村的人都要怕三分。

无奈,三十年河东,西十年河西。

这几年,虎形村不发人,而铁石村却人丁兴旺,村干部也总是铁石村的人当,压得虎形村的人都快透不过气来了。

本来杨学贤是村里少有的,去县城读过书的“秀才”,回来后也当了十几年的民办老师,却因为背后没有关系,被铁石村的村干部设计给换掉了,对此,杨学贤耿耿于怀。

也正因为如此,杨学贤才更加希望自己的孩子们发奋读书,永远地跳出这个是非之地。

可是,这小子,却一点骨气都没有,竞给自己添堵。

虽然己经做了很多年的农夫,但杨学贤身上那种酸腐气,却一点也没有减少。

尤其是在对待自己小孩的学习上,杨学贤是一步也不肯让。

手拉着满崽的小手,杨学贤气鼓鼓的。

后龙山的太阳,也随着父子两的脚步而发生了位移。

随着两父子走过小桥,他们便来到了一丘开阔的水田银垠上,这条银垠,既是铁石村民的一丘田的银垠,由于两个村来往都要走这里,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为了一条宽阔的路了。

后来,别人村去公社里赶集,也要从这里过,这条路就慢慢垫上了石板,成为了村里路况最好的村道。

也许是早晨的情况有点着急,此刻的杨学贤才发现,自己的这个满崽居然没有穿鞋。

虽然身上穿的是那件新习的的确良衣裳,裤子却是长了不是一丁点,只能卷起了一大截,在那宽大的裤管下,杨文化光着脚片子,被父亲杨学贤大力地拉着往前。

每走一步,杨文化的片子都要与脚下光滑的石板来一次亲密的接触,那滋味,既有凉快,也夹杂着小石子的硌应,还有来自路边小草那尚未干涸的露珠带来的钻心的冷。

杨文化越走越拧巴。

而杨文化越拧巴,杨学贤就越用力气,他认为:他必须要彻底打垮这个满崽的倔脾气,让他按自己的想法,乖乖地呆在学校里读书,最好的每次都考第一名,让他这个当老子的,在全村人的面前重新把腰给挺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