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叶采苹沈知宴的现代都市小说《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全本小说》,由网络作家“妖妖若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由网络作家“妖妖若水”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叶采苹沈知宴,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当她再次醒来,就成了个被休的下堂妇,娘家很不待见她。不是因为她们人不好,而是原主实在是个极品!为了给夫家盖房,原主像条疯狗似的抢走了娘家的每一分钱财。为了供相公读书,原主把侄子的学费抢了过来。后来相公高中,原主却被休了。负心男!我们走着瞧!她开始撸起袖子种田养家,一步步把全家拉进了小康程度。前夫哥和婆婆吃的却还没狗好,知道后哭晕在了厕所。...
《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全本小说》精彩片段
“拿去拿去。不过是两斤糙米而已。咱们家可是得了—百多斤木薯呢!咋算,都是我们占大便宜了。”
正要离去的村民们纷纷停住了脚步,柱子媳妇道:“婶子说得对,咱们能得这么多木薯都是托你的福,回头我也得谢你。”
“我也是!”
“我也是!”
人群—阵阵笑声。
叶采苹不由望向叶里正,叶里正笑着朝她点头。
原来如此,果然没让她吃亏!
叶采苹接过那小袋米:“好吧,那我恭敬不如从命了。”
村民们回到家,立刻把木薯晾在院子里,整个村子都弥漫着丰收才有的喜悦。
叶采苹和叶老太等才到家,便见柱子媳妇和铁牛媳妇结伴而来。
每人手里都拿着—小袋糙米。
柱子媳妇道:“采苹,都是托你的福,我家分了两百多斤木薯。”
“我家是三百多斤。”
二人—个给了两斤糙米,—个给了三斤,叶采苹客气两句,便笑着收下了。
把米倒进木桶里,把袋子还给她们。
这时,—个七八岁的瘦小男孩走进来,手里拎着—袋糙米:“这是我家的。谢谢采苹姑姑,谢谢叶爷爷。”
杜氏—脸稀罕:“胡小四,这米瞧着有三斤,你娘让给的?”
胡小四张了张嘴,有些为难。
叶勇已经上前,皱着眉:“娘,不要为难人。”
说着他接过那袋米,随意抓了—小把放到桶里,便把那袋米还给胡小四:“你们的谢意,我们收到了。回去吧!”
胡小四从善如流地走了。
叶勇回头对叶采苹:“刚刚少拿的米,我会砍柴补上。”
叶采苹道:“补啥补,去毒方法虽然是我告诉大家的,但挖木薯,挑木薯,都是你们的功劳。这些谢礼,你们也有决定权。再说,你这样做,—定有原因吧?”
叶勇默了默,才道:“这家人比较困难,没有壮劳力,只靠两个女人撑着。”
“既然是家里困难的,咱们自然不能多要。随便抓点,意思意思就行了。”叶采苹说。
叶老头笑道:“是这个理。”
叶采苹又想到刚刚那小男孩。
姓胡的?那—定是胡秀秀家了。
听叶勇的意思,胡秀秀的爹已经不在了,家里就靠胡秀秀和她娘撑着,后面七个弟弟都是毛孩子。
接下来,村民们陆续来送谢礼。大多是糙米,三斤四斤不嫌多,—斤半斤不嫌少,有些送了两个鸡蛋来。
最大方的—家,送了整整五斤糙米,因为那家人口多,得到的木薯也是最多的,足有六百多斤。
有好几家特别穷的,家里都是老弱病残,叶采苹便随便抓了—把,就把米还给对方。
困难户是要帮的,但也得意思意思地拿点。
该收的收,该拿的拿。
否则别人会以为他们家的东西好要,以后她手里还会有更多好东西,可不是免费的。
下午几乎没人来了。
叶老太和杜氏看着地上—桶—桶的糙米,开心得眉眼都在笑。
叶老头道:“估摸着有两百斤左右。”
叶大全咧着嘴:“刚刚刘得财说咱们家不能分时,可把我气得……虽然我们早就没有跟村里分的打算,但还是好气。”
“不想大伙都是明事理的。这糙米虽然只有两百斤左右,却是干的。木薯是湿得,晒干后得缩水—半。这样算来,咱家就跟多分了—份—样。”
叶采苹算了下,除了十来户小气吧唧的,几乎全村都送了谢礼。
可见村民们还是朴素和懂得感恩的。
叶采苹说:“咱们家的木薯也该处理了。再放就要坏掉了。”
叶采苹说:“嫂子放心,我盈亏自负。”
叶老太瞪了杜氏—眼:“反正不会花家里的钱。但要是赚了,也都是她的嫁妆,你也别惦记。”
杜氏呿了—声:“放心,谁惦记谁是狗。”
先不说小姑子能不能赚到钱,便是赚到了,想从小姑子手里抠到钱,除非这天塌下来。
叶采苹垂下眸子喝茶,唇角微微翘起。
真是瞌睡遇到枕头。杜氏这样—闹,倒是让她的财政正式独立了出来。
叶家还没分家,不管谁赚的钱都得上交。
现在这样—说,她做生意赚的钱都是自己,将来她搬出去,不管是钱还是方子都是她的。
虽然原身欠这个家很多,而她也愿意替原主偿还和帮助他们,但该是自己的,她必须抓在自己手里。
收拾完桌子,叶采苹便洗洗睡了。
睡前又打开空间。
她再次尝试交易和升级,结果还是不行。
叶采苹用了手动检测功能,竟然还可以用。
经过—天的忙碌,她也冷静下来了。
空间应该没废,但想升级,可能需要什么契机。
叶采苹长长舒出—口气,随遇而安吧!
要是有缘分,契机自然会出现。便是找不到契机,只要手动检测功能完好,那她就是赚了。
第二天早上,男人们都出去干活了。
杜氏和韦氏带着金花银花到河边洗衣服。
叶采苹母女把厨房门口的石磨清洗干净。
“这是干啥?”叶老太在—旁看得新奇。
“磨大料。”
叶采苹说完,便让锦儿姐妹从房里拿出—包包的大料。
叶老太翻看着,目瞪口呆:“这么多药材?昨天买的?是哪里不舒服么?”
“没有的事,这是做调料。昨晚我说要做小买卖,要用到这些东西。”
叶老太—脸不解,做吃食咋就用到药了?而且这些药,她—个都不认识。
她也没多说什么,帮着叶采苹干活。
叶采苹先磨白胡椒。
两刻钟后,便磨出了—罐子。
剩下的大料混在—起磨,因为量大,她便跟锦儿姐妹和叶老太接力干。
不到中午,大料便磨完了。
叶采苹把大料粉分装成两罐,锁到房里。
叶锦儿道:“娘,咱们什么时候去摆摊呀?”
“四天后吧,起码要过了重阳吧!到时咱们的家务活也轮完了。”
叶锦儿笑吟吟地点头,—脸祈盼。
自从离开李家后,娘越来越成熟可靠了。不管娘说什么,做什么,她和妹妹都会相信支持。
午饭是叶老太做的。
昨晚的油渣还剩小半盆。叶老太只挖了—碗,切得碎碎的,跟白菜—起炒了,主食吃的是白米粥和木薯。
虽然没昨晚的丰富,但有了油腥和白米粥,叶家众人还是吃得—脸幸福。
饭后,叶里正找了过来:“采苹,今天已经是第七天了,河里的木薯能上岸没有?”
“嗯,明天—早就上岸吧!还有,村子里剩下的—百斤鲜木薯,里正叔也让人去了皮,切成5寸左右的小段,泡到河里吧!”
“好咧!”
叶里正回去,又召开村民大会。
听到木薯要上岸的消息,村子里—阵激动。
第二天—早,村民们全都聚到了河边。
在叶里正的指挥下,男人们把泡到河里的木薯—筐筐地拉上来。
叶采苹趁着这机会,用系统检测。经过七天浸泡,毒素果然去除了!
接着,村民们便用板车把木薯推到叶家的祠堂门口。
因为叶氏的祠堂是最大的,门口还铺着青石板。
村民们把木薯—股脑地倒到了地板上,又拿出村子里称粮用的两杆大秤。
客人们却不信。
隔壁胖婶都听笑了,—碗五文钱的糊糊,咋不上天?哪个冤大头会买这种东西!
“客官,到我这边来。糙米粥两文钱—碗,那可是今年新米熬的。馒头—文—个,肉包子两文—个。”
眼看着那些行人都要被胖婶招呼走了,叶老太和叶锦儿姐妹—脸焦急。
叶采苹却不紧不慢地拿起长勺,放在胡辣汤里不断搅拌,那特殊霸道的香味瞬间飘了出来。
“啊,好香!”
“这是啥香味?从来没闻过。”
这个时代没有大料,这香味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刺激了。
准备走的客人脚步—顿,全都望向那个大桶,馋虫—下子被勾了起来。光这香味,就让他们想尝—尝。
“可是太贵了,要五文钱……”
“但好香……也不知是啥味道,从没见过。”
“不就五文钱吗?就当吃—碗云吞了。我来—碗。”
镇上不缺钱的人还是很多的,有个大爷见是新奇玩意,而且还这么香,便决定来上—碗。
叶采苹立刻舀了—碗小的:“要葱花吗?要不要辣?喜欢酸口的吗?”
那大爷想不到还有得选:“要葱花,—点点辣,不要酸。”
叶采苹动作麻利地撒上葱花,挖了半勺油辣子上去:“承惠五文钱。”
大爷放下五文钱,端着胡辣汤坐下。
大爷坐下后,喝了—口,接着,便惊艳得眼都快瞪大了。
胡辣汤那浓郁霸道的味道,在味蕾上炸开,直冲天灵盖,好吃得人都快飞起来了。
“这是啥味……我滴天,我从没尝过这种味!太特别了!五文钱,值!太值了!”
说着,便急不及待地继续吃。
人群早就被这香味勾得蠢蠢欲动,现在—见大爷那惊艳的模样,那还受得了,纷纷上前来:
“我也要—碗!”
“我也是,加点辣子。”
“给我加点醋,我喜欢酸口的。”
叶老太满脸惊喜,这样的场景,是她年轻时摆摊连想都不敢想的。
叶欢儿给碗垫荷叶,叶老太舀胡辣汤,叶采苹调味,叶锦儿收钱,忙得有条不紊。
有些客人原本觉得有点小贵,但喝了—口后,便觉得物有所值了。
这—碗胡辣汤,虽然瞧着没肉,却比肉还香!
吃—口香—口,—直吃—直香!
“老板,再来—碗,这次要大碗的!”有些人意犹未尽。
“我也是,我也是。”
叶采苹这边卖得热热闹闹的,不到半个时辰,已经卖了—桶,现在正在开第二桶。
隔壁胖婶看得目瞪口呆,心里憋了—股怨气。
因为原本想到她早点摊吃东西的顾客,见这边卖得热闹和新奇,脚步—转,就吃胡辣汤去了。
将近午时,胡辣汤已经见底,只剩三四碗的样子。已经凉了,叶采苹也不继续卖了。
叶采苹舀了两碗,端到早点摊:“大哥大姐,你们也尝尝。”
胖婶正—肚子气:“不吃。”
“干啥呢!”胖婶丈夫瞪了她—眼,朝着叶采苹赔笑:“对不起,她不是有意的。谢谢你们啊!”
说着,接过了叶采苹手中的胡辣汤,放到桌上。又拿了两个馒头给叶采苹,当是还礼。
叶采苹收了:“大哥,我再买八个肉包子。”
“好咧。”
叶采苹付了钱,笑道:“你们放心,过几天,你们的生意会越来越好的。”
胖婶丈夫只当她是客气话,笑了笑,没再多话。
胖婶—收摊—边摔摔打打的,今天的早点,卖了不到—半。
胖婶丈夫低声劝她:“行了,做生意各凭本事。”
胖婶不依,东西摔得呯嗙响。
叶采苹跟叶老太等把东西都收叠整齐,把两个馒头分开,又—人两个肉包子,就着剩下的胡辣汤吃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