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客阅读 > 其他类型 > 直播系统:我在云上宫阙吃蟠桃华月李承乾无删减全文

直播系统:我在云上宫阙吃蟠桃华月李承乾无删减全文

汤卟哩啵啵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刚才还欢欣雀跃他们遇见的众人顿时:“……”“……这很承乾太子。”是,你是太子,你高贵,你了不起,平时这些孩子都不配见你,不仅不可能站着跟你说话,恐怕得跪在地上,头伏进尘埃里才行。但现在……现在……他也不知道你是太子,他还是个孩子啊!你就不能让让他?!你还修仙呢!哪个仙人这样欺负凡人小孩?草儿摸索着走近,轻轻问道:“是谁呀?”李承乾似乎察觉到她的眼睛有些不对,他站起身来,蹲在她的面前,皱眉观察她道:“我是路过的。”他看了看两个孩子身后,空空如也,不禁问道:“就你们两个吗?”草儿忽然天真无邪的直接问道:“你是坏人的奸细吗?”这话一出,许多之前看着天幕忍不住流下眼泪的人,顿时破涕为笑,被这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弄得哭笑不得。“唉,这小妹妹!”那...

主角:华月李承乾   更新:2024-11-12 10:3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华月李承乾的其他类型小说《直播系统:我在云上宫阙吃蟠桃华月李承乾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汤卟哩啵啵”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刚才还欢欣雀跃他们遇见的众人顿时:“……”“……这很承乾太子。”是,你是太子,你高贵,你了不起,平时这些孩子都不配见你,不仅不可能站着跟你说话,恐怕得跪在地上,头伏进尘埃里才行。但现在……现在……他也不知道你是太子,他还是个孩子啊!你就不能让让他?!你还修仙呢!哪个仙人这样欺负凡人小孩?草儿摸索着走近,轻轻问道:“是谁呀?”李承乾似乎察觉到她的眼睛有些不对,他站起身来,蹲在她的面前,皱眉观察她道:“我是路过的。”他看了看两个孩子身后,空空如也,不禁问道:“就你们两个吗?”草儿忽然天真无邪的直接问道:“你是坏人的奸细吗?”这话一出,许多之前看着天幕忍不住流下眼泪的人,顿时破涕为笑,被这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弄得哭笑不得。“唉,这小妹妹!”那...

《直播系统:我在云上宫阙吃蟠桃华月李承乾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刚才还欢欣雀跃他们遇见的众人顿时:“……”

“……这很承乾太子。”

是,你是太子,你高贵,你了不起,平时这些孩子都不配见你,不仅不可能站着跟你说话,恐怕得跪在地上,头伏进尘埃里才行。

但现在……现在……他也不知道你是太子,他还是个孩子啊!你就不能让让他?!

你还修仙呢!

哪个仙人这样欺负凡人小孩?

草儿摸索着走近,轻轻问道:“是谁呀?”

李承乾似乎察觉到她的眼睛有些不对,他站起身来,蹲在她的面前,皱眉观察她道:“我是路过的。”

他看了看两个孩子身后,空空如也,不禁问道:“就你们两个吗?”

草儿忽然天真无邪的直接问道:“你是坏人的奸细吗?”

这话一出,许多之前看着天幕忍不住流下眼泪的人,顿时破涕为笑,被这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弄得哭笑不得。

“唉,这小妹妹!”

那健妇心头一软,却又瞧见那闲汉的眼神,便觉得难受起来——

不管多好的姑娘,在一些男人眼里,他们永远只会想“这女人能不能伺候好我”。

她忍不住又想,天幕上的两个女孩都那么好,若是活下来了……

最后的命运却都一眼望得到头。

她们要嫁人。

如果一定要嫁,那少年老兵的确是最好的人选了,模样精神、品性又好、天幕选的人,今后说不定真有一番大造化——起码不会像她这样,成亲前,见都没见过一面,连男方长什么样、人品如何都不知道,婚后过的如何,全看运气。

村里人都说她泼辣,泼妇、悍妇的名声是不好听,但那也比被磋磨死强!

婚后日子过不下去了,娘家也不会接她回去,还要嫌她丢人。

她若不能泼辣起来护住自己,那就只能找根绳子吊死!

她可不想死!

有时想想,女人这辈子活的没意思极了。

从小学的一切,就是为了今后能嫁出去。

可嫁出去又如何呢?

若是没能找个如意郎君,一辈子也就完了。

可一个女人一辈子,不管怎么样,最后都必须走向一个男人,将自己的一辈子,寄托在对方是个好人上么?

一想到这一点,健妇便觉得有些窒息。

人家都说,从来如此、向来如此、自古如此……

一直如此,便对吗?

就不能有别的路可以走?

就不能有别的活法?

就不能……有不一样的命?

李承乾也被她逗笑了:“不是。”

“那我告诉你吧,我们……”草儿还没说完,十岁半便立刻握住她的手臂,打断道:“我、我们是前面那村的!”

他立刻带着草儿往回走,低声不满的斥责她道:“瞎说什么呀!”

李承乾连忙站起来道:“喂!你们能带我去见你们家大人吗?”

草儿小声道:“我听他不像坏人。”

“你看不见!”十岁半道:“他带着刀呢!老百姓带那么长的一柄陌刀干什么?”

李承乾望着他们跑远的背影,低头看向自己手边,刚才放在阴影中的陌刀。

“这孩子真机警!”

“那可不,要不他爹是队正呢!”

安西军里的队正们几乎都被问了一遍:“那是你家儿子吗?”

有摇头说“不是”的,也有迟疑说“像是”的。

只是安西军分散在不同地方,哪怕一个地方都说“不是”,人们也只会遗憾认为,那大概是其他地方的队正之子,不由得羡慕对方的好运气——一定是祖坟冒了青烟,家里出了个能上天的孩子啊!

“可他们不信承乾太子,这可怎么办?”


他们从遍布着齐人高芦苇的草原,走到了荒山遍布的荒原、走过架在冰河上的木桥……

就在人们稍微安下心来,觉得他们应当已经安全的时候,一支冷箭不知从何处射来,跟着腿瘸的士兵走在最前头,扶着他为他保持平衡的孩子顿时僵着身子,一脸痛苦的向前扑倒在桥面上。

好在这座桥前后都是高山崖壁,吐蕃人的骑兵便是在山上望见了他们,一时也很难追上来。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腿瘸士卒惊痛不已的按住孩子的肩膀,确认他已经失去生息后,咬紧了牙关,继续撑着木棍,独自向前走去。

又是一阵箭雨落下,这支脆弱的队伍顿时被分为头尾两节——中间的孩子和担架上的伤员,都倒了下去,尸体从桥面上滚落,摔在了冰河上。

十几个人里,最后逃出生天的,只剩下七个。

他们攀爬几乎是直角的悬崖峭壁、趴在峡谷沟壑之中躲避吐蕃人游荡的骑兵……

有敌人隔着冰河发现了他们,吐蕃人停在河岸边,瞄准在河中心的队伍,箭如雨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地势开阔,伤兵和孩子们无法隐藏,更无处可逃,只能抬着担架拼命的向前方的岸边奔跑——那就是他们唯一的生路。

可有士卒中箭在地,担架跌落,立马有孩子扑上去重新补上缺失的位置,将伤兵重新抬起。

天幕下有人急的不禁喊出了声:“丢了他们!丢了他们呀!!”

难道还有什么事情,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吗?

那些无法战斗的士卒已经是累赘、是拖累了!带着他们,只会大家一起死的啊!他们怎么就不懂呢!?

但天幕上的士卒们很固执。

一个小女孩已经抬着担架跑到了河对岸,已经在吐蕃人的射程之外了,可她刚把自己手中的担架抬到安全的地方,竟立马回头去帮助后头还在受到攻击的同伴。

她才刚刚重新踏上冰河,就胸口立中一箭。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霍去病很小便在汉武帝身边长大,虽然不是皇子,却也格外受宠,从没受过什么气。

他锋芒毕露的长到现在,匈奴人被他打的狼奔豕突,百战百胜,封狼居胥,何等意气风发,如今倒是知道了,什么叫做只能看着的憋屈。

这若是在汉朝!若是在汉朝!

他一定要向陛下请命,亲率大军征战凉州,把那群什么吐蕃人,打的像匈奴那样惶然如丧家之犬!

东汉时的凉州将军们悲愤不已:“鼠辈小人!欺我凉州无人乎?!”

唐初亦是名将辈出,李世民御驾亲征的话都说出去了——虽说被魏征暂且按住——但各位将军们亦是踊跃想要为陛下解忧、为大唐除患!

有离开了西域,在关中平叛的安西军受不了的拔出腰间的陌刀,目眦欲裂的朝着天幕吼道:“狗日的北虏!就是欺负咱们人少!!趁老子们不在,欺负小孩算什么本事!!有本事等咱们回去啊!!”

困守西域的安西军们群情激愤:“跟吐蕃狗拼了!!”

宋时的君主们脸色苍白,其中胆小的几位更是频频移开视线,不敢直视天幕——太可怕了,太可怕了,打起仗来如此可怕,还是议和、议和的好!


母亲连忙捂住他们的眼睛,低声安抚道:“没做什么,没什么。”

有出身优渥的千金小姐和权贵少爷们,别说亲眼目睹,连想都想象不出来世界上还会有这样的地方、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们也听过边塞诗、念过边塞诗、甚至喜欢边塞诗,但真正的战争?

不管多么栩栩如生的文字,都难以和直接展示的画面匹敌。

但这对普通人来说已经是非常可怕的画面,对那些从过军的人来说,却已经非常温和了。

天幕慈悲啊。

他们想,那些更为血腥的、疯狂的、残酷的场景,它都隐去了。

一夜过去,小女孩仍然趴在芦苇荡外围,作为一名忠实的斥候。

忽然她紧张的回头道:“有人来了!”

倚靠在一起的伤兵们立即戒备起来,有人抓起手边的长枪,有人握住了怀中的盾牌,还有人拿出了之前分发的箭簇。

只见一群人慢慢走进芦苇荡,为首的一个士兵弯着腰,背着一个小女孩。

斥候小女孩欢呼着跳了出去:“是咱们的队伍!”

是唐军!

天幕外的众人也蓦地松了口气。

虽然不知道如今神女和两位太子在哪,可他们有神异在身,自保总归没有问题,而这些凡人——这些和他们一样,肉体凡胎、会伤会死的凡人,他们的命运,此刻最让人揪心。

在天幕之前,他们自然也听过故事。

说书人会讲故事、戏班子会排戏剧、秦腔、评弹、皮影戏、木偶戏……

可文字再怎么令人“身临其境”,也不如直接展示画面。电视剧、电影这种形式,即便在娱乐方式众多的现代,都占据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何况是在古代?

在原本的历史上,电影刚刚出现时,人们无比坚信上映的故事就是真实的事实,里面的角色都不是演员,而是他们真的遭遇了这一切。

观众们为他们哭,为他们笑,为里面的角色而紧张、而担忧。

再加上华月的“电影”,还有天幕这一层神迹光环,几乎不可能有人会怀疑,天幕所说的是假的。

而一个故事为何会吸引人?

因为那能让人们在安全的情况下,投入一场自己未曾经历过的,另一种人生。

感受危险、刺激、不同的爱恨情仇。

所以,即便这次天幕上的角色只是一群最底层的士兵,是平日那些权贵们看都不会看一眼,双方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接触的平民百姓,但人的感情终究是相通的。

希望他们能平安、希望他们能活下来、希望他们能创造奇迹。

因为,人总是渴望英雄。

伤到了腿的年轻士卒撑着树干,急着想站起来迎上去。

老大夫连忙扶着他坐下:“躺下躺下,我说会有办法的吧。咱们的军队会来找咱们的。”

但新出现的唐军让所有人惊讶了。

他们不是一支可以帮助伤兵完成求援任务的力量——那是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灰头土脸、衣衫褴褛的挨在一起,像一群小萝卜丁。

最大的,就是为首那个背着小女孩的唐军,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

最小的,大概只有六七岁。

以热衷于拉人去服徭役闻名的秦始皇都有些震惊——

“这大唐莫非已经没有成年男子可以参军战斗了?”

他们大秦征兵都不会征这么小的,根本没有战斗力,有何意义?

他之前还对唐朝地图比秦朝大很多而很不高兴,此刻一想到那唐朝或许是用一代成年男子人口换来的,便没那么不悦了。


随着自家祖父在天幕上的一言一行,他真是胆战心惊。

瞧见李承乾选择了毁灭之道,奔着“暴君之位”而去时,他汗出如浆,差点没哭出来——

爷爷!

要不你带我走吧?!

你是修仙了,我又不能修仙!

虽说李承乾去世的早,李适之并没有与他相处过,但从父亲那传下的只言片语里,他大概能感觉得到,那位祖父极其自我任性,他连自己儿子都不怎么上心。

而且,天幕上明确说了,李承乾都不记得大唐开国之君,他自己的祖父是谁了!

他忘记了大唐的一切!难道还指望他庇佑自己的孙子??

宋朝在想,那安史之乱的确痛心,安西军困守孤城四十载也的确值得歌颂,可……那都是已经过去的事情了!

只是神女带着两位太子最后是不是去了唐朝?他们去安西都护府……莫非是为大唐抵抗吐蕃?

那若是唐朝因而得救,后世还会如他们经历过的那般,先是五代十国,最后归于西夏辽宋三家,又变为金宋吗?

那他们的天子、太子、臣子……还有没有机会上天呢?

明朝也是如此,只是讨论唐朝若是延续,宋朝会怎么办,明朝又怎么办之时,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祭祀,多祭祀,求神女庇护。

眼见着大明好像没受到什么影响,日子还能照过,那就还得办正事啊——便开始讨论开不开海禁。

而清朝,明末清初暂缓了对汉人剃发易服的强制执行,除了成神之道外,康熙朝主要讨论三个问题:

1、太子怎么办?根据目前上天的刘据和李承乾两位的身份,太子被废以后可能是整个清朝最有可能上天的人。

2、讨论并找出天幕之前放出历代帝王之歌却没有清朝的原因,必须是正当理由,如果论证出现天幕不喜欢清朝、清朝是蛮夷、天幕钟情汉人王朝等理由,将喜提文字狱推出午门斩首的成就。

3、各地反清复明的运动比之前更激烈了,怎么解决?

而雍正与乾隆朝就简单一些,他们只要讨论后两个问题就可以了。

不过别的不说,总之祭祀不能少!大力祭祀!一定要狠狠祭祀,向上天、神女陈述他们清朝的冤屈——

为什么不喜欢我们呢?明朝是李自成干掉的,我们大清分明是大明的忠臣啊!

神女您要明察秋毫,还我们清朝一个清白啊!

如果华月真的是需要靠人间祭祀献上的祭品生活的神女,她这一周大概会被人间的香火撑死。

好在她不是。

一周,整整一周,天幕依然挂着“暂休”两个字,偶尔突然变化,叫人激动的呼唤左右聚在一起等待后续,却也只是会变为“杀人为祭,大不祥,天厌之!”这种话。

“你说天上啥时候再亮呢?”

变成了人们打招呼时最常用的一句话。

终于,到了上一周天幕亮起的同一天,人们虽然还没有摸清楚规律,但同一天总有些特殊,许多人心想,万一呢?

农户们自发聚集到村中读书人家里,一人带点粮食,算作礼物,劳烦天幕开始时,读书人帮人翻译讲解,若是家里穷的拿不出东西,就藏在院墙外、躲在树上偷偷听;

而乡绅大族们,自己大多都受过教育,便一家子人聚在院中一起看;

大臣们则被皇帝召集在皇宫中,有些仁慈的皇帝还会给大臣们准备座位,就当是召开一场宫宴了,而不那么仁慈的皇帝就会自己坐着,让大家全都站着。


而毁灭之道,却鲜少听见讨论声,毕竟直呼“毁灭”多少有点可怕,而别称“暴君”之道就更是说不出口了!

只是大家明面上讨论的少,私底下却也没少嘀咕。

第九阶是纵横家,第八阶是剑戟士……不知中间是何名字,第四阶是开国郡公!

第二阶乃是国公,第一阶亲王!第零阶……毁灭之神,也就是……暴君!

各朝各代的勋贵们——自亲王起,自郡公终,连忙主动表示愿意避讳仙人自降爵位。

但这一避,亲王都要直接被降成县公。

更何况,这暴君……不是,这毁灭之道,第八阶到第四阶之间还有名字尚未分明,万一继续沿着爵位往下,他们避无可避,难不成全部削成平民?

大家还能不能好好当勋贵了?

于是一部分皇帝表示,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咱们改个官名就行。

也有本就想削减勋贵权势的皇帝,很满意大家如此自觉,不仅满口答应,还恨不得一削到底。

然后人们开始研究天幕上的文字句读。

自天幕上出现文字后,人们便发现与凡间最大的不同并非字体,而是会有许多不同的句读。

凡间断句只用一个圆圈,天幕上却有许多不同的符号。

如今世间对天幕上的一切都求知若渴,早已有人开始研究这些符号在文字中的应用。

一旦明了,便不禁赞叹:不愧是仙神所用,应用此制度,能将句意间隔的更为清晰,学习起来更为明了!

而秦汉以后,纵横家已经难有发挥余地,可天幕一出,就算大家都是儒学弟子,也不免开始钻研起《鬼谷子》。

秦汉以前,纵横派学说甚至一跃居于儒学之上!

但汉武帝皱着眉头想了一百遍,也觉得就算纵横家有仙缘,这纵横派的理论也不适合治理国家啊!

还是得选儒家!

行了,治国选儒术,修仙选鬼谷子,就这样!

上天藏得好深哪,之前修仙,都是研究老庄的《道德经》、《庄子》,谁知道修仙居然要研究《鬼谷子》!

谁知道距离神仙之道最近的,不是道家,而是纵横家哪?!

秦时与汉初,距离战国还不算远,那些出名的纵横家——

张仪苏秦!!

你们是不是背着我们去天上修仙了!!

想到苏秦以“合纵之术”联六国抗秦,始皇帝望着天空,觉得这位万一上天也修毁灭之道,对秦国似乎有点不妙。

而张仪虽说二次出任秦相,深受秦惠文王重用,以“连横之术”破坏六国联合的“合纵之术”,但他与秦惠文王的继承者秦武王不合,最后逃去了魏国,死于魏国。

这位要是也上天去修毁灭之道……对秦国好像也很不妙啊……万一他对秦国有怨呢?

虽说凡世间的纵横家和毁灭之道的第九阶或许并不是一回事,可名字一样——万一呢?

仙家之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慎重点好。

始皇帝沉吟片刻:“准备祭祀……!”

祭祀谁呢?

从神女到先祖再到张仪苏秦!

先祖在上,秦惠文王,您如果也在天上,您多哄哄您的秦相张仪吧。

——要是能托个梦说说扶苏到底怎么回事就更好了。

或许要不再透露一下,那能踏入成神之道的丹药配方?

但皇帝们对成神之法感兴趣,关注“丹药”、“材料”、“晋升仪式”、“扮演法”……却也不是一股脑的“不问苍生问鬼神”。

秦朝上下正在玩一个名为“猜猜谁是那个害死了扶苏长公子的奸臣”的游戏,被认为最像的那个人,将喜提全家被杀的成就。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