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客阅读 > 现代都市 > 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无弹窗

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无弹窗

方一宇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经典力作《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林黛玉萧霆钧,由作者“方一宇”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在经历了一场“金玉良缘”后,黛玉妹妹突然成了香饽饽,先是长公主亲自接见,后是皇后召见,荣国府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没想到,天子直接赐婚,将黛玉许配给了权势滔天的三皇子,荣国府瞬间懵了!银子花了,嫁妆咋办?荣国府上下人心惶惶,生怕黛玉记恨。然而,随着黛玉一路晋升,从皇子妃到郡王妃,再到太子妃,荣国府本以为能跟着享福,却没想到,一场场腥风血雨悄然来临。薛家衰败,皇商被夺,王家覆灭,宁荣二府的人也开始接连陨落。...

主角:林黛玉萧霆钧   更新:2025-06-03 10:1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黛玉萧霆钧的现代都市小说《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无弹窗》,由网络作家“方一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经典力作《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林黛玉萧霆钧,由作者“方一宇”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在经历了一场“金玉良缘”后,黛玉妹妹突然成了香饽饽,先是长公主亲自接见,后是皇后召见,荣国府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没想到,天子直接赐婚,将黛玉许配给了权势滔天的三皇子,荣国府瞬间懵了!银子花了,嫁妆咋办?荣国府上下人心惶惶,生怕黛玉记恨。然而,随着黛玉一路晋升,从皇子妃到郡王妃,再到太子妃,荣国府本以为能跟着享福,却没想到,一场场腥风血雨悄然来临。薛家衰败,皇商被夺,王家覆灭,宁荣二府的人也开始接连陨落。...

《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无弹窗》精彩片段

黛玉反倒是有些看不懂了。
长公主来探望、亲自己进宫,黛玉本来认为,都是陛下做给臣子们看,意在表示,只要忠心,万一有不测,你们的后人陛下都会好好照料。
可,皇后留自己住两日,还特意请太医,这就让黛玉有些不明白了。
但这会儿皇后娘娘和颜悦色的同自己说话,黛玉忙压下心底的疑惑,谢过皇后的关怀。
“本宫一见你就喜欢,这宫里女孩儿不多,不只是本宫,就是陛下,也更偏疼公主们。”说话间,外头通传刘太医到了,皇后就命请进来。
刘太医是如今太医院最厉害也最得用的太医,皇帝皇后都信任他。不只是医术高明,刘太医做人也是谨守本分,口风很严。
望闻问切,刘太医细细替黛玉看诊,而后向黛玉道:“姑娘自幼身体弱些,不该大补,动能生阳,多动一动。”
皇后在一旁问了几个问题,都是跟黛玉身体相关的,刘太医都一一回了。听完皇后就知道,黛玉这身体,调养调养就不成问题。
既然如此,皇后就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等着送黛玉出宫时候,皇后还又添了一些赏赐,多是各地进贡的绸缎锦绣,也有一些名贵药材。
赏赐东西还在其次,皇后还特意,赐了两个教养嬷嬷给黛玉,其中就有顾嬷嬷,另一个是许嬷嬷。
赏赐嬷嬷的事儿,皇后还特意在天子跟前提了一嘴:“臣妾瞧着林家丫头容貌才情都是一等一的,想着她这些年孤苦伶仃寄人篱下,日子过得不好,实在是不忍心。”
天子不仅从皇后口中听闻了黛玉的模样性情,也从吴贵妃徐淑妃等人口中听了一些,其中徐淑妃一段话,说的天子都替林家姑娘觉得委屈。
徐淑妃的原话是:“那姑娘不愧是江南水乡来的,真个水灵灵的,就可惜身子弱了些,小小年纪没了父母,外祖母家再好,那也不是自己的家啊,何况,臣妾听说,国公府可很是没规矩的,二房住了大房的地方,全都是那老太君偏心眼儿。由此可以想象,那姑娘寄人篱下,指不定被人欺负呢。”
徐淑妃为何要说这些呢,,一来,她是猜准了天子的心思,知道天子现如今对那些树大根深的老臣动手,想起了林如海的种种好处;二来嘛,徐淑妃深恨贤德妃,因为当初啊,徐淑妃和元春是同一年秀女进宫的,元春仗着国公府嫡出的姑娘,又得到那时候甄妃的照拂,对着她这个没家世的,可不怎么友好
幸好后来自己被赐给了宁王,又顺利生了儿子女儿。
有了徐淑妃在天子跟前给贾家上眼药,皇后再这么一提啊,天子当时就问:“那皇后可有什么想法?”
皇后顺势回答:“臣妾想着,不如赏赐两个教养嬷嬷给林姑娘,一来呢,可以教导照顾林姑娘,二来呢,也是让贾府的人,不敢再随意欺负林姑娘,陛下觉得呢?”
天子听后考虑了片刻:“皇后的提议倒是不错,那就这么办吧。”
末了却又多说了一句:“只是朕瞧着,皇后好像真的喜欢这姑娘?”
“可不是,样貌还在其次,懂规矩知进退,要是臣妾的女儿还在,只怕也该这么大了。”皇后当初还是王妃的时候,最初生了一个女儿,可那孩子不到一岁也因病去世了。
听见这话,天子不由得也想起那孩子来,那才是天子的头一个孩子,原本夫妻都很喜欢,天子这才打消了对皇后的怀疑:皇后这么喜欢林家姑娘,天子还以为皇后有什么别的想法。
有了天子的同意,皇后果断在黛玉出宫时候,让顾嬷嬷和许嬷嬷陪着。
宫中的轿子到了荣国府,势利眼的下人们早就派人去禀报,这会儿大开中门,将轿子直接抬了进府。
黛玉不由得想起自己头一次来时,走的是西角门。
二舅母对自己,一开始就不待见。
下了轿子见王熙凤领着人迎接,黛玉心底越发觉得好笑:外祖母府上,不只是下人捧高踩低,主子也是如此。
不,说的准确一点,正因为主子都是势利眼,下人们有样学样罢了。
虽然心中不耻,但黛玉面上却还是像以前那般,向王熙凤笑道:“二嫂子可是折煞我了。”
王熙凤瞧见黛玉身边竟然跟着两位宫里的嬷嬷,身后居然还拿着这么些赏赐,简直吃惊的不行,一面挽着黛玉亲热的朝里走,一边说:“妹妹进宫三日,老太太可是担心的不得了,得知妹妹要回来,都念叨了一上午了。我就说嘛,咱们林妹妹天仙一样的人物儿,进了宫定然不会有问题,肯定还能得到皇后娘娘的喜欢呢。看样子我猜的果然不错。”


长公主此番,却是替天子来的。
如今太上皇太妃们全都不在了,天子终于腾出手来,收拾前朝这些个阳奉阴违、贪得无厌的皇室宗亲、老臣旧将们,这些人仗着主上的功劳簿,躺着吃喝不说,还一个一个长袖善舞,干涉朝政。
抄没了甄家,天子想起当初为自己尽心竭力,在江南收集百官情报而英年早逝的林如海来。
江南能这样顺利,林如海留下的证据簿,功不可没。
天子想起来,林如海还有一个遗孤,在荣国府住着呢。
于是回到宫里跟皇后讲起来,皇后与天子从少年夫妻扶持过来三十多年,风风雨雨都经历了,最是看得出皇帝心思的,当即就道:“陛下觉得对林大人有亏欠,那就照拂照拂林大人的姑娘,如何?”
这话可真是说到天子心坎上了,天子当即点头:“皇后这话很是,只是朕原听如海讲过,似乎将她家的姑娘,许配给了荣国府的二房次子,也就是贤德妃的胞弟,倒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皇后哎呀了一声:“只怕陛下听错了?前些日子,我才听吴贵妃提了一句,贤德妃弟弟,与贤德妃姨妈家的姑娘,订了亲呢。”
天子顿时怒了:“不,朕绝不会记错,当初朕可是问过如海。看来,如海也是一叶障目,只怕如今那姑娘父母双亡,荣国府变了主意也未可知。”
皇后一听就明白过来:这里头,定然有些个缘故,而且,有事情请,似乎天子并不愿意讲,既然如此,皇后立即就出了个主意:“既然如此,倒不如劳烦大姐姐,请她帮忙去荣国府瞧瞧?”
天子点了点头:“你这主意不错,荣国府如今是越发不像话了,朕本想着,到底是老臣子家,念着贤德妃的孩子没保住,先不追究。罢了,先请姐姐去瞧一瞧,看看她如何说。”
天子当然有心事:当初,林如海可是将家产三分之二捐给了国库,解了天子当时的燃眉之急的。
剩下的则给了荣国府,作为她家姑娘将来的嫁妆银子。
于是,这才有了长公主去荣国府看黛玉的事儿。
长公主拉着黛玉细细问了些话,见姑娘气息不稳,身子不好,却感觉得到,她着实聪慧,说话极有分寸,不免生出怜惜,对荣国府就越发不喜起来。
转日长公主进宫,对着天子和皇后,直言道:“我瞧着,那姑娘是个极好的,但这些年只怕在荣国府过的很不好,陛下若是怜惜她,不如给她指个宗亲家,让她离了那荣国府,反倒是好的。”
这话一说,反而触动了皇后的心思,皇后当下就向天子笑道:“陛下,不如,我请了林姑娘到宫里来,抚恤一番,也是敲打荣国府的意思。指婚的事儿,到底也不是儿戏,需考察一下才是。”
天子觉得皇后说的在理,点头让皇后安排。
于是,皇后差了人去荣国府。
若说长公主的到来已经让荣国府上下吃惊,而皇后娘娘派人来,更让荣国府上下吓了一大跳。
等着从来的夏公公口中得知,是皇后娘娘要五日后召见黛玉后,荣国府的主子奴才们全都坐不住了。
随同夏公公来传旨的,还有一位顾嬷嬷,是皇后特意派来,教黛玉礼仪规矩的,她会暂时住在荣国府,到时候随同黛玉一起进宫。
贾母压下满心的惊慌,赶紧让王熙凤去请黛玉过来,而后又将顾嬷嬷安排住在潇湘馆。
头一个坐不住的,是王熙凤,自打长公主来访之后,她心底就慌得很,于是当夜就悄悄来见贾母:“老太太,怎么能这样巧合呢?宝兄弟和宝丫头订了亲,宫里就有动静。”
贾母也深觉事情不妥,可一时半会儿也猜不透上面的意思:“这话你可别到处说,先看看怎么回事儿。你林妹妹心善,在我们家这么些年,她断然不会在皇后娘娘面前胡说的。”
贾母这会儿其实也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要这么着急给宝玉订亲了。可一来宫里头娘娘传出话来,二来,她瞧着玉儿身体着实不好。
王熙凤赶紧又说:“那,要叫紫鹃过来,吩咐吩咐吗?”
贾母摇了摇头:“不必担心,那丫头的父母可都在府里头做活,她可是家生子,不敢胡来的。”
王熙凤听了忙点头,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他们拿捏着紫娟一家子的身家性命,紫娟定然拎得清轻重。


但即便如此,贾母也还是没能知道为何突然间天子和皇后如此看重黛玉,见黛玉在自己面前还如以前一样乖巧,贾母就直接问了:“那,玉儿可觉得奇怪?为何陛下和皇后娘娘,突然召见。”
看来,是外祖母很好奇,黛玉自然不会将父亲当初告诉自己的那些话告知贾母,更不会将自己的猜测告知祖母。
黛玉摇了摇头,表情十分诚恳:“从长公主来,到皇后娘娘召见,玉儿心中着实好奇了一阵,但思来想去不得要领,原以为进了宫,皇后娘娘会说起一二,可哪知道皇后娘娘什么也没说。”
说到这里,黛玉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那日在贤德妃娘娘那儿,玉儿本想问一问,可又怕不该问,万一问的不妥,反倒让贤德妃娘娘难做。玉儿也想问问老祖宗,可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贾母见黛玉不像是说谎的样子,反倒是先夸黛玉:“我的玉儿果然长大了,知道替贤德妃娘娘考虑。”
而后才说:“这事儿,外祖母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看起来,皇后娘娘喜欢你,这是好事儿嘛。既然娘娘派了嬷嬷来教你学规矩,那就好好学,对你呀,总是有好处的。”
“是,外祖母请放心。”黛玉点头。
贾母接着又慢慢叮嘱了黛玉好些话,而后才说自己累了,先回去了。黛玉亲自送了贾母出来。
“玉儿不必送了,回去歇着吧。”贾母今日过来,可谓相当满意,虽然她没有能搞明白天子皇后的动机,但见黛玉还是如同以前一样,心想,说到底,黛玉没有谁能依靠,她要是聪明,就知道该好好听自己的话。
然而贾母不知道的是,宫里头的皇后娘娘,也是这个打算。
皇后这会儿,直接叫来了三皇子,且提起三皇子的婚事来:“你二哥定了户部尚书的孙女儿,你四弟那边,淑妃想给他定下镇国将军家的外孙女儿,老三,跟母后说句实在话,你可有什么想法吗?”
三皇子萧霆钧,容貌集齐了他父亲母亲的优点,面庞棱角分明,剑眉斜飞,双眼锐利。
听了皇后的话,萧霆钧未加思考就说:“儿子日日忙着读书,如今父皇又让儿子到吏部学习,倒是没有想过此事。”
皇后倒是知道萧霆钧去吏部学习的事儿,听他这么说,皇后索性直言:“你二哥四弟,想来都是要迎娶高门贵女的,母后想说的是,钧儿你倒不如,韬光养晦一些,锋芒露的太早,未必是好事儿,你说呢?”
这话完全说到萧霆钧心坎上了,他哪里会真没有考虑过,只是,首先不能选他生母娘家的亲戚,不然肯定会惹得皇后不高兴,毕竟皇后养了自己一场,何况,日后要仰仗皇后的地方,不少。
此外,肯定也不能是皇后娘家的亲戚,虽然需要皇后的帮助,但萧霆钧并不想受制于人太深。
思来想去,萧霆钧暂时也没有想到什么好人选。
现如今皇后这么说,只怕是有什么想法,于是萧霆钧点头道:“母后说的是,那母后可有人选?”
“你觉得,林如海家的姑娘,怎么样?”皇后直接抛出黛玉来。
林如海家的姑娘?萧霆钧不由得想起前几日,在吏部的时候,听到几个官员的私下议论,就谈到了林如海,说他要是不死,只怕如今也在六部。又想起父皇也曾经好几次夸赞林如海。
但林如海已经不在了,听闻那姑娘,住在荣国府。
见萧霆钧没吭声,皇后继续说:“你别单单看着她父母双亡,又住在荣国府,母后替你打听过了,一则,荣国府待她不好,将来不必担心被荣国府牵连,二则,林如海身前有些至交好友,若是能借机走动,也未尝不会是助力。”
萧霆钧的确有些担心荣国府,他很清楚父皇对四王八公的态度,甄家收拾完了,现如今四王八公只怕也逍遥不了多久了。
如此看来,不会被牵连。
”这个姑娘母后见过了,觉得如何?”比起家世背景,萧霆钧也很在乎姑娘本人,要说一点儿也不管容貌,那肯定是不可能的,虽不见得要貌若天仙,但肯定不能太丑。
更重要的是人品,自己的妻子,若是太蠢了,可没有法子陪同自己走这条充满艰险的道路。
“这姑娘,不仅仅容貌出色,言谈举止也是出类拔萃的,她头一回进宫,进退得体,谈吐不俗。”皇后上回就亲自问过黛玉,读了哪些书,又听顾嬷嬷说,黛玉房中的书本,只怕比很多男子的书还多。
“且也不是立马就定下来,母后的意思是,先听听你的想法,若钧儿也觉得可行,那母后再次召了这姑娘进宫,到时候找机会让你见见,光明正大的说上几句话。”皇后想的很周到,“若是钧儿觉得好了,母后再去跟你父皇提说。”
萧霆钧不得不佩服,皇后就是皇后,一番考虑实在周全。这么一看,比吴贵妃、徐淑妃等,果然高出不少。"


春雨年纪小,不懂:“为什么嬷嬷这么说?”
“你还小,但是说给你听听也好。”顾嬷嬷想着,林姑娘身边的丫头,大概是要跟着去郡王府的,将来说不定要帮着管理家事,多教教也是好的。
“首先,你猜猜夏家那个,为何非要和离?”顾嬷嬷问。
春雨当然不知道,紫鹃和雪雁其实也不大明白。
“和离,即夫妻双方协商同意,好聚好散。”顾嬷嬷顺便引用了一下律法,在本朝,除却和离之外,还有义绝,“若是一方有殴、骂、杀、伤、奸等行为,便可判义绝,薛家那个,杀了人,若是不答应,夏家就可以去官府递状纸,那很可能会被判义绝。”
雪雁当即就问:“那说起来,夏家那个不用闹,横竖薛家也必须答应,不是和离就是义绝嘛。”
许嬷嬷摇了摇头:“义绝,对女子而言,多少名声有碍,将来想再嫁,就不那么容易。但和离,通常来说,两家都是愿意的,那女子的名声就要好许多。”
这话一说,紫鹃倒是明白过来:“难怪,夏家那个赶在宝二奶奶的哥哥被处决前,闹着和离,自然也是不想当寡妇,是不是?”
顾嬷嬷和许嬷嬷都欣慰的点了点头,寡妇自然可以选择不留在夫家,为丈夫守节。但同样,不守节的女子,也容易被外头人指指点点,将来想再嫁,也是不容易的。
和离,比义绝和守寡,都要好太多了。
“那,为什么嬷嬷要说,夏家那个,拿着薛家的把柄呢?”听了这么些,春雨还是不懂。
反倒是雪雁明白了过来:“薛家肯定恨死了夏家那个,若不是夏家那个有她们把柄,她们指定不乐意答应和离,更不可能还给一万两银子的安置钱。”
“雪雁姑娘说的很对。”许嬷嬷称赞了雪雁一句,“不过薛家母女还是有心计,现如今到处宣传她们家厚道,只是,只怕未免多此一举了。”
紫鹃想了会儿问:“嬷嬷为何这么说?”
“薛家那个都要被处决了,这样的名声,用处不大,反倒会让人说她们做样子。而且,夏家如今可供奉着宫里和皇城不少人家的桂花呢,她们如此操作,夏家怎么能服气?”许嬷嬷直白的告诉她们几个。
雪雁通了当即啧舌:“夏家这么厉害呀,往日听那些婆子丫头说起来,夏家一文不值的样子。”
紫鹃略想了一下也明白过来:“说到底,以前咱们能听到的消息,不都是薛家人想让我们听到的。往日里都夸薛家如何如何富贵,但仔细想想,那时候的蘅芜院,空落落的什么都没有,还有姨太太那么小气,只怕薛家这个皇商,早就大不如前了。”
顾嬷嬷和许嬷嬷都赞赏的点了点头。
她们这里正议论薛家夏家,没想到的事,夏家的老仆竟然找到了紫娟的哥哥,拜托他转送了一样东西给黛玉。
紫鹃恭敬的将一个约八寸长、三寸宽的细长盒子双手捧给黛玉。
黛玉一脸狐疑,打开后取出那卷轴,黛玉都惊呼了一声:“竟然是松风阁诗帖。”
黛玉细看了一番,更是感叹:“还是真迹,这可是太难得了。”
紫鹃这下子明白了夏家老仆托哥哥为什么带那样的话了:“难怪,那夏家老仆说,他们家姑娘说,这东西,本来是薛家准备给王子腾,据说王子腾找了好久,听说当今陛下喜欢。”
原来如此,那看来真是无比贵重了。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下笔平和沉稳,变化非常含蓄,轻顿慢提,婀娜稳厚,意韵十足。
“她送了东西,该有所求吧?”黛玉想,夏家花了这么多精力,自然是有所图的。
紫娟将那老仆的话一字不漏讲了:
“林姑娘姑娘日后是要当皇子妃的人,夏家就是想结个善缘,将来郡王府买桂花,别忘了夏家就是。”
“说句托大的话,姑娘与我们夏家姑娘一样命苦,薛家最会算计人,姑娘如今还住在荣国府,可得千万小心点,薛家人送的吃的用的,全都要注意才是。他们可是会害人的。”
“夏家如今得罪了薛家,只怕也等于得罪了贾家和王家,若真被人冤枉,还希望林姑娘能施以援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