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渊吴缺的现代都市小说《隋唐:丑拒李二,我截胡众枭雄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烟雨楼台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隋唐:丑拒李二,我截胡众枭雄》,是作者“烟雨楼台下”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李渊吴缺,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一朝穿越,我身处隋唐,开局选择辅佐李二成就他的帝王霸业。在这期间我与李秀宁暗生情愫,并且约定终生。谁料没过多久,李家为了攀附权贵,毅然选择与我退婚!面对昔日挚爱的绝情,李二的趁人之危,我满心愤懑。就在这时,我意外觉醒了神级选择系统!转头选择投靠杨广,手握系统奖励的百万雄师,我彻底放飞自我!李二是吧,既然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大隋王朝,是时候迎来他的新主人了!...
《隋唐:丑拒李二,我截胡众枭雄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以赵将军的本事,拿下辽东还不容易?”
“是啊,赵将军毕竟都是老将了。”
“赵将军,莫要让我等失望了。”
其实赵才心里也没底,但他相信吴缺。
正是看见吴缺的示意,他才选择这个自证办法的。
赵才下意识的看向吴缺,吴缺点了点头。
“宇文将军所言不假,臣既然要自证,自然要选择最有力的办法!”
赵才目光坚定。
“唉,罢了,既然如此,朕就准了。”
杨广无奈叹息一声。
“既然如此,在下就等赵将军凯旋归来的消息了。”
宇文述得逞,假模假样的对着赵才抱拳。
“那就借宇文将军吉言,赵某必然凯旋归来!”
赵才皮笑肉不笑。
实际上两人都恨对方恨得牙痒痒,不过表明功夫还是要做。
“既然如此,便各自散去吧。”
杨广长袖一拂,结束此次商议。
“诺!”
众人纷纷拱手,就此离去。
所有人都走了,中军营帐瞬间变得安静下来。
杨广起身,背对着内监总管问:“那吴缺是什么来历?”
“回陛下,正如赵才所言,他是赵才故交之子。”
内监总管回道。
“这小子不简单,若不是他,朕险些酿成大祸!”
杨广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一阵后怕。
“不过陛下,佽飞军如何才能拿下辽东,这未免太难了。”
内监总管苦笑道。
“是啊,赵才这条命还不稳啊,朕也没有办法。”
杨广摇了摇头。
突然间,他想到了什么:“吴缺这小子也姓吴?”
“对。”
内监总管愣了一下回道。
他心想,圣上这不是带着答案提问吗?
吴缺不姓吴,难不成姓王啊?
“当初为如意找救命恩人时,可曾找过此人?”
杨广又问。
“未曾。”
内监总管愣了一下,便摇了摇头。
整个京都吴姓之人几乎找遍,就没有从各个世家或者驻军之地下手。
毕竟这两个地方的人,早就在京都待了许久。
特别是驻军之地,各个卫府的将士,可不能随时进出军营。
因此,救下杨如意的可能性自然低不少。
“这小子如此年纪就有这等本事,看上去不简单,会不会是他呢?”
杨广喃喃一声。
......
回到佽飞军军营
众人都在欢呼,庆祝劫后余生。
“吴大人厉害啊,竟然扭转局势了!”
“可不是嘛,当时我都以为我要完了!”
“别说,我都差点哭了。”
“没想到吴大人还有这等本事和勇气!”
“我当初,还...”
佽飞军喜极而泣,都不知道该说啥。
吴缺也只是笑了笑,并未解释太多。
“好了,别急着高兴。”
赵才的声音,打断了众人。
佽飞军这才安静下来。
“你们都以为,我们现在安全了吗?”
赵才沉声道。
这话宛若一记惊雷,让众人都醒悟过来。
他们只是暂时没事,如果赵才不能自证的话,大家的下场还是一样。
“唉,拿下辽东?”
腾禁叹息一声,看不见一点希望。
首战那么多兵马,都未曾过河威胁到辽东,更何况他们佽飞军呢?
佽飞军还不善攻城,这才是一大难题。
本来高兴的众人,瞬间变得崔头丧气。
虽然还活着,不过也只是多活一段时日而已。
“大家振作一下,赵将军肯定有办法,不然不会主动提出攻打辽东!”
腾禁沉声道。
一听这话,众人强打精神,无数双眼睛纷纷放在赵才身上。
听了这话,赵才却是苦笑一声:“老夫也没什么好办法。”
这话一出,众人面色一暗。
如此一来,大家还是死路一条。
“吴缺。”
赵才唤道。
“在。”
吴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现在你能和老夫说说,你为何选择攻打辽东自证了吧?”
近处看吴缺,要比远处看吴缺更加年轻。
所以杨广才会这般感慨。
“陛下廖赞了。”
吴缺态度谦逊,行礼过后就站在赵才身旁。
“参与商议旁听便可,陛下没问,莫要搭腔,需慎言!”
赵才压低声音叮嘱道。
“我明白。”
吴缺点了点头。
“如今辽东已破,诸位卿家认为接下来该如何进军平壤?”
杨广问道。
“陛下,不知水师一路进展如何?”
杨义臣出列询问。
“势如破竹,进展顺利,估摸着要不了多久就能抵达平壤。”
杨广回道。
“不愧是来护儿啊,兵行神速,只等他抵达平壤,远征便稳了一半。”
赵才感慨道。
吴缺听了并未搭话,但他清楚,来护儿离战败不远。
水师一出问题,无人在平壤接应。
所有布局都被打乱,再加后续九军大败,远征直接以悲剧收场。
想到这里,吴缺看了一眼宇文述。
刚好宇文述出列:“陛下,既然水师进展顺利,倒不如按原计划进行。”
“你是说兵分数路,最后于平壤会师?”
杨广问道。
“不错,高句丽兵力本就不多,我军兵分数路就能牵扯高句丽兵力。”
宇文述点了点头。
“宇文将军此话在理,如此一来也能加快远征的速度。”
大将军于仲文附和道。
“既发挥我军兵力优势,同时加剧敌军兵力不足的劣势,的确是好办法。”
随即杨义臣也附和一句。"
“你认为远征首战,会是什么结果?”
赵才直接问。
“这...”
吴缺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老夫怎么会问你这种问题,就连我都没有答案。”
赵才苦笑着摇头。
“赵爷爷是在担心,此次远征有变数,会导致远征大败?”
吴缺道出赵才担心之处。
“你怎么知道...”
赵才一惊。
现在三军上下,没人认为远征会败。
毕竟兵力充足文武齐全,加上装备精良。
区区弹丸小国,区区高句丽用什么来挡?
“你小子想到了什么?”
赵才来了兴趣。
“小子不才,我军还未抵达辽东,便犯了大忌。”
吴缺声音一沉。
“什么大忌?”
赵才忙问。
“我军声势浩荡,高句丽蛮夷能轻松洞察我军兵力,甚至行军路线。”
吴缺直言。
“不错。”
赵才点了点头。
“我军不知敌情,反而被敌人摸清底细,这不是大忌又是什么?”
吴缺又道。
“此乃兵家常识,远征文武何人不知?”
赵才苦笑着摇头:“只是他们毫不在意,毕竟我军百万雄狮兵强马壮!”
“赵爷爷,事在人为,陛下信心十足,我等也只能尽忠职守罢了。”
吴缺安慰道。"
等宇文述返回中军,直接来到大营之时。
就见杨广面色阴沉,一双虎目就怎么盯着宇文述。
“老臣参见陛下!”
宇文述镇定自若,躬身行礼。
“宇文卿家,你去何处了?”
杨广声音平静,但其中却夹杂着一丝冷意。
“回陛下,骁骑军昨夜发现敌军有所异动,特派兵马追击!”
宇文述回道。
“然后呢?”
杨广又问。
“谁曾想居然是佽飞军,赵将军应该想要夜袭。”
宇文述又道。
听到这里,杨广神色讶异,难怪辽东会有异动。
在场文武也是大吃一惊。
谁能想到在这种情况下,赵才竟然会选择夜袭辽东。
“陛下,赵将军不会打着进攻辽东的旗帜,光明正大的投奔敌军了吧?”
都不用宇文述使眼色,立马就有人质疑。
“是啊,夜袭能够破开辽东,开什么玩笑?”
“我当初就觉得,赵才自证的方法有问题。”
“可不是嘛。”
其余人相继开口。
三言两语,又给赵才戴了一个通敌的帽子。
杨广眉头紧锁并未搭理众人,继续追问宇文述:“赵将军人呢?”
“这...”
宇文述眸中闪过一抹悲伤,摇头苦笑一声。
方才言语的一众文武,也瞬间安静下来。
宇文述如此表情能说明什么?
“臣不力,骁骑军辅佐赵将军夜袭,未曾想撞见辽东夜巡兵马!”
宇文述声音颤抖。
“然后呢?”
杨广神色微变。
“双方兵马激战不断,赵将军恐怕在乱战当中...”
宇文述说不下去,双目已经泛红。
宇文化及在一旁看着,心中都不由感慨一声,他父亲的演技炉火纯青啊!
连他这个知情人,都差不多为之动容。
“什么?”
杨广内心一颤。
赵才就以这种方式收场了?
当然,宇文述不继续污蔑赵才反叛,可不是好心!
而是他要用这种方式,获取佽飞军的军心。
好为下一步掌管佽飞军做准备。
若不然,宇文述早就把赵才抹黑得不成样子。
纵然赵才已死,他也要让赵才成叛徒,千古传诵!
“唉。”
杨广叹息一声,心情甚是复杂。
苏威等人也是眉头紧锁。
每个人心中都有个疑问,难不成赵才就以这种方式收场了?
“陛下,若赵将军已死,那佽飞军岂不是群龙无首了?”
就在此时,有官员故意提及此时。
“此时正是远征之际,若兵马群龙无首无人管理,终究不是事啊。”
“是啊。”
立马有人附和。
宇文述假装擦拭眼泪,就回了武将行列。
他想要佽飞军兵权,但不能自己出手。
而是让其余文武推荐他!
宇文述在假装为难的模样,无奈收下佽飞军兵权。
如此一来,计划不就完美达成?
宇文述现在,只需要等那个时候到来片刻。
这时,天色已然破晓。
辽东城前,全部都是骁骑军的尸体。
此时辽东的巡防兵马,也尽数赶到护城河那边。
毕竟谁知道,大隋会不会突然进攻?
“奇怪?”
城头的辽东守军,好奇的盯着城外的尸体看。
“怎么了?”
一旁的将士问道。
“我怎么感觉,昨晚没那么多尸体?”
守军回了一句。
“昨晚夜黑风高,咱们能看清楚啥,不过隋军当真疯了,居然妄图夜袭?”
那将士摆了摆手,对此并不在意。
“可不是嘛,我军首战之后就防着他们夜袭,当真愚蠢!”
守军笑道。
两人谈话间,辽东的城门突然打开。
既然隋军暂时不回来,那城外的尸体要处理一下。
若不然等尸体腐烂之后,整个城头都会臭气熏天。
现在是时候开始下一步行动,若不然必然要陷入宇文述的圈套中。
收回思绪,吴缺朝着赵才走去:“赵爷爷,借一步说话。”
闻言,赵才点了点头,和吴缺一并进了中军大帐。
“吴缺,你发现了什么?”
两人才坐下,赵才便问。
“赵爷爷,以佽飞军的情况,若是持续下去您打算怎么办?”
吴缺反问。
“能怎么办,现在越来越深入,随时可能遭遇敌军,本将不让将士们休息好该怎么办?”
提起这事,赵才便叹息一声。
说着,他还骂了一句:“宇文述那老东西,必然是故意为之。”
“可是若您下令停军休整,必然犯了军纪,而且会错过情报。”
吴缺又道。
“都到这个时候了,老夫别无选择。”
赵才甚是清楚。
“宇文述就希望您如此。”
吴缺沉吟道。
“嗯?”
赵才眉头一皱。
“您一旦违反军纪,就会被冠上懈怠军情,导致敌情无法及时传递的罪名。”
吴缺解释道。
“那又如何,老夫顶多挨罚,还死不了。”
赵才并不在意。
这些,他倒是考虑过的。
“可若是九军败了呢?”
吴缺沉声道。
“这怎么可能?”
赵才听了这话先是一愣,随即便笑了。
九军如此多的兵力,就算现在有问题,也没有到兵败那一步。
“赵爷爷,您信我吗?”
吴缺又问。
“那是自然。”
赵才毫不犹豫。
“既然如此,小子有个提议,不过风险很大。”
吴缺又道。
“什么主意?”
赵才忙问。
“咱们不听九军调遣,直接穿插到平壤一带和水师会和。”
吴缺直言。
“这怎么行?”
赵才神色大变。
这不单单是违背军令,往大了说甚至是违背诏令。
加上宇文述一直就盯着佽飞军,只要敢怎么做,宇文述必然会参赵才一本。
而且要是九军真的大败,这个黑锅还要赵才来背。
“赵爷爷,唯有如此,小子才能助你破局。”
吴缺直言。
“不行。”
赵才直摇头。
“赵爷爷,小子不是夸大其词,若不这样做佽飞军就算不全军覆没,也会十不存一。”
吴缺神色凝重。
闻言赵才眉头紧锁,他很清楚吴缺不会夸大其词。
“为何你如此肯定?”
赵才忍不住问。
从何而来的依据?
如果吴缺说不明白,他怎么敢信呢?
“九军本就是必败之象,将士疲惫无比,且敌人在暗。”
吴缺沉声道。
赵才一听,吴缺所言还真有几分道理。
“可是...”
赵才尚在犹豫。
“更何况,来将军那边若出了问题,将会直接导致远征失败。”
吴缺又道。
九军都败了,要是水师也出了问题,这一场远征还怎么打?
赵才低着头眉头紧锁,陷入沉思当中。
过了许久,他都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没办法,这件事影响太大。
“赵爷爷,您还不相信我?”
吴缺又道。
“老夫怎么不信你,老夫的命和佽飞军的命,都是你救回来的!”
赵才目光越发坚定。
“那赵爷爷可曾愿意,冒这一次危险?”
吴缺又问。
“怕什么,反正横竖都要被那老狐狸算计,老夫倒不如兵行显著!”
赵才已下定决心。
“好!”
吴缺点了点头。
随即两人同时下令,将佽飞军众多将领叫了进来。
所有人全部到齐,赵才直接宣布自己和吴缺的决定。
“这怎么行?”
“老将军,咱们这是在违背军令啊!”
“是啊,若是陛下追查下来...”
“何况那宇文述,就等着您犯错呢!”
众人第一反应,都不是同意。
“诸位,以佽飞军现在的情况,若突然遇袭又该如何?”
赵才沉声问。
“这...”
众人哑然。
“你们不信本将,难道还不信吴缺?”
赵府内。
里屋正厅,就见什么杯子亦或者文房四宝,甚至连带蒲团之类的东西。
都被扔出屋外,散落在院内。
“岂有此理,朝中忠良何人不劝谏,唯独那宇文述居然赞同远征!”
一声怒喝响起。
就见一年过花甲胡子都银白的男子,喘着粗气走了出来。
一众下人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只能默默收拾残局。
何人不知,赵大将军的脾气向来暴躁。
不然也不会在朝中树敌甚多,毕竟他向来直谏,有一说一。
这等性子,怎能在朝堂混得风生水起?
“将军。”
看门的吓人,蹑手蹑脚的走上前去。
“何事?”
赵才双目一瞪,吓得那下人浑身一颤。
“府外有人求见。”
“不见,老夫没那个心情!”
赵才都不带犹豫的。
“诺。”
下人不敢触霉头,应了一声之后,就打算打发走吴缺。
“等等,府外是何人?”
赵才平复了心情,还是问了一句。
毕竟能上赵府来的,不会是外人。
求人办事,就不可能来此地。
“是个年轻人,他说是您故交之子。”
下人如实说道。
“姓甚名谁?”
赵才又问。
“他说他叫吴缺?”
下人想了一下回道。
“吴缺,姓吴?”
赵才眉头紧锁,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
“吴,难不成是吴家?”
良久,他才恍然大悟。
那双浑浊的眼珠子,立马有了光芒。
“快,让他进来!”
“诺!”
见自家老爷如此激动,下人不敢耽搁。
吴缺等了许久,终于得到通报,他才带着李存孝走了进来。
而且下人的态度,明显好了不少。
吴缺一进来,就见满院狼藉。
全是摔碎的杯子,洒了一地的茶水,还有缺了一个角的砚台。
“这大将军,看来又在发脾气。”
吴缺心中暗道。
他拥有前世记忆,知晓这大隋名将脾气向来火爆。
脾气虽不好,但不至于傲慢失了礼数。
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做人耿直,没什么花花肠子。
吴缺一抬头,正好对上赵才的目光。
赵才上下打量吴缺之后,目光炯炯的盯着他脸看:“像,太像了,吴老鬼是你的谁?”
“啊?”
吴缺愣在原地。
“不是,叫啥来着?”
赵才眉头紧锁,嘴里不断念叨着,随即他两眼放光猛然想起:
“吴振海,对就叫吴振海,他是你谁?”
“我爷爷。”
吴缺苦笑道。
他本以为,赵才是和他父亲有交情,没想到是和他爷爷。
而且吴缺也能确定,赵才和他爷爷绝对是好基友!
若不然,怎么张口便是吴老鬼,连名字都要想半天?
“快进来,让贤侄见笑了,人老了脾气没变。”
赵才热络的揽着吴缺肩膀,把他往里带。
“你爷爷可还好?”
一坐下,赵才便问。
“爷爷已经去世多年。”
吴缺如实道来。
“是吗?”
赵才愣了一下,眼圈有些发红,不过很快就恢复常态,并念叨着:
“我一直说你比我先死,没想到一语成箴啊!”
“你父亲呢?”
他又问。
“家父也早逝。”
吴缺苦笑一声。
正是因此,吴家才家道中落。
“是吗?”
赵才有些吃惊,他又问了吴缺几句。
得到的答案便是,如今吴家无人,只剩一众家丁护院。
当然,这些家丁护院,实际上就是飞虎十八骑和李存孝。
“老夫怎么现在才知道?”
赵才有些自责。
可见两人关系虽好,但许久没有联系。
可能因为吴家终究是富商世家,而赵才成了大隋大将军。
而吴缺的爷爷了解赵才的脾气,所以才断了联系。
若不然,不但会影响赵才的仕途,也对吴家有影响。
“赵爷爷不必自责,此乃命数。”
吴缺倒是看得开。
说完,他从怀中取出书信,交给了赵才。
赵才接过泛黄的书信一看,思绪飞回了几十年前。
足足良久,他才叹息一声,看着吴缺满脸慈爱:
“从今日起,赵府就是你的家,你就是老夫的孙儿!”
光是那声赵爷爷,赵才就要担起这个责任。
至于李家的事,吴缺没打算说出来。
他这次来京也是断了过往,暂时不想和李家有太多牵扯。
“对了,你应当饱读四书五经学识渊博,那老夫便给你安排个文职。”
赵才直接敲定。
“赵爷爷,我想跟着您行军打仗。”
谁曾想,吴缺直接拒绝。
文官?
哪能有什么前途,而且里面水很深。
饶是吴缺,也需要耗费不少时日,才能走到顶点。
有什么比立军功,来得更快?
更何况,大隋天子杨广,本就是喜好征战之人。
对年少英雄颇为赞赏。
再加上吴缺身边有飞虎十八骑和李存孝。
不去征战立功,岂不是白费了这配置?
“参军?”
赵才听出端倪,眉头立马皱了起来。
“那此事日后再说,现在不可以。”
良久,他果断摇头,拒绝了吴缺。
“为何?”
吴缺忍不住问。
“接下来,大隋有一场大仗要打,此战危险万分。”
赵才缓缓起身,遥望天际颇为神伤。
吴缺立马明白,此战是远征高句丽的首战,随即他问了一句:
“赵爷爷所言,难不成是远征一事?”
“你怎么知道?”
赵才甚是吃惊。
“陛下征兵浩浩汤汤,有劳力百万,沿江一带还在大肆造船,所以不难猜出。”
吴缺如实回道。
赵才来了兴趣,就算这些动静很大,可以是征讨突厥毕竟更近一些。
吴缺一言断定,就是征讨高句丽,怎能不让人吃惊?
“你为何断定,就是征战高句丽?”
赵才又问。
“第一点,征讨突厥没必要弄出那么大的动静,更不可能造船。”
“第二点,提前准备声势浩荡,必然是一场远征。”
吴缺解释道。
“好,很好。”
赵才大为吃惊,他看得出来吴缺眼界甚高,而且颇有军事才能。
“贤侄斗胆一句,此战必然是兵分两路水师先行,直入平壤!”
吴缺又道。
“这你都能料到?”
赵才震惊无比。
这些事,可是涉及到远征的军事机密。
莫说吴缺,就连一些未出征的朝堂武将都不一定知道。
就算猜到有水师,也不必断定水师先行。
“你这小子,还真是让老夫刮目相看。”
赵才神色凝重。
佽飞军开道侦查,已经持续一段时日。
前往辽东的大道,完全没有一点异常。
在返回中军途中,赵才低头沉思眉头微皱,良久他才抬头:“不对劲!”
腾禁等人听了,都是一头雾水。
“将军,这一路上没有半点敌人踪迹,道路通畅怎么不对劲?”
一名鹰扬郎将问。
“这些蛮夷恐怕龟缩在城中,都不敢出来,也不会有什么异常。”
“可不是嘛,此次我军可有百万兵力。”
“哈哈。”
一众佽飞军相继大笑,毫无负担可言。
于他们而言,佽飞军的开道,实际上也只是走过过场罢了。
“太安静了。”
一直沉默的吴缺突然说了一句。
“不错,不对劲的地方就是太安静了。”
赵才附和道。
佽飞军中,也只有他二人感觉异常。
赵才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只是感觉异常,而并未发现什么。
佽飞军打道回府,而吴缺则是扭头朝辽东方向看去。
他知道,高句丽蛮夷确实有异常。
这些蛮夷准备了一份大礼,就等着隋军抵达。
吴缺虽知,却没打算说出甚至提醒赵才。
因为这一切,全在他的计划当中。
佽飞军返回中军。
这时候的中军距离辽东,也不过百里左右的距离。
照这个进度下去,抵达辽东之前不会有任何变数发生。
大军停了下来,正在休整休整,这也是抵达辽东前的最后一次休整。
等休整结束,便是兵临辽东城下,开启远征首战之日。
中军大营,所有人全部到齐。
在开始商议时,赵才姗姗来迟。
“情况如何?”
杨广打断赵才行礼沉吟问道。
“回陛下一切正常,未曾见敌军踪迹...”
赵才拱手汇报,突然停了一下。
在杨广说话之前,他一咬牙选择说了出来:“陛下,一切太过安静,恐怕有什么异常。”
“赵将军这话说得奇怪,我军百万雄狮如此气势,蛮夷怎敢直面?”
武将中有人冷笑一声。
“必胜的一场仗,赵将军反而担惊受怕,难不成许久未上战场,人已经老了?”
紧随其后,又有人开口。
赵才面色一沉,这些人显而易见,正是宇文述的爪牙。
这时候的宇文述,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赵才。
虽然这些话未能对赵才有什么影响,但能恶心赵才,他也乐于见到。
“赵卿家,朕这一次,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
杨广眉头一皱,极为不悦。
此次远征在他看来,必然是摧枯拉朽灭掉高句丽。
未开始远征之前,赵才就三番五次扫兴。
现在开始了,赵才又变得优柔寡断,甚至畏畏缩缩的。
你说杨广怎么高兴?
“朕在想,你是不是真的老了?”
杨广目光一凝,缓缓开口。
这话一出,赵才神色微变。
此话意味深长啊!
“陛下,赵将军行军打仗多年大胜不断,他说谨慎些也不是坏事。”
文臣中,有人出来帮赵才说好话。
杨广的脸色,这才好看一些。
“好了,朕也不想浪费口舌,等百万雄师养精蓄锐之后,立即拿下辽东。”
他不耐烦的说道。
杨广太自信了,认为远征必胜,这是没有悬念的事。
拿下辽东,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而已。
在他眼中,拿下平壤都是轻而易举。
何况高句丽的一个门户城池呢?
“诺。”
众臣相继拱手退下。
赵才叹息一声,也只能无奈离去。
这一次商议,杨广算是正式告诫他一次。
倘若下一次,赵才再说这样的话,佽飞军的兵权可就要变了。
赵才也只能掂量一下,不敢乱来。
就见无数巨石腾空而起,在天空中划过一道弧线之后,相继朝隋军这边落下。
“噗呲...”
巨石落水,浪花四溅。
浮桥受到波及,开始左右摇晃上下起伏。
浮桥上的隋军动弹不得,只能微微蹲起稳住心神。
不等他们多想,更多的巨石接连落下。
“快,冲过去!”
一众大将军面色微变,连忙下令。
见到这场景他们岂能不明白,那些蛮夷布置了伏兵!
隋军强行稳住身形,迅速朝岸边跑过去。
也是同时,无数箭矢从对岸飞来,将一众隋军笼罩在内!
既然有伏击,岂能那么快结束?
浮桥尽头的隋军,都来不及等浮桥修好,一个个朝岸边跳去。
他们想要尽快上岸,阻拦敌军远程进攻!
不过浮桥和对岸距离尚远,剩下的一段距离,隋军也之后游水过去。
这时候的隋军,就像是下饺子一样,纷纷从浮桥尽头一跃而下。
他们铆足劲,朝岸边飞速靠近。
越来越多的隋军如此,只要他们上岸,必然可以组成一道屏障!
坚持到浮桥修建完毕其余大军过河,不成问题!
更何况,这道屏障一支有人加入进来,防守力度只会越来越强。
于仲文等大将,均是松了一口气。
他们认为己军将士登岸,高句丽的伏兵也该退下了!
谁曾想,对岸响起阵阵战吼。
无数高句丽大军,从岸边各个方向杀出。
显然,这些地方早有伏兵,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上岸的隋军还未调整过来,辽东伏兵就已经杀到近前。
辽东伏兵等了许久,就是等这个时候,他们岂会手软?
持着长矛,就朝隋军刺来。
随着阵阵闷响,运气好点的隋军有甲胄抵挡,只是被推入水中。
运气不好的,直接被长矛刺穿身体,命丧当场!
隋军防线还未组建,瞬息之间就被攻破。
而且还未结束,下水和没有上岸的隋军,在辽东伏兵面前和靶子有什么区别?
辽东伏兵,只管用长矛往水下刺。
隋军毫无还手之力,不是被长矛刺中命门,便是胳膊被刺住。
在水里胳膊受伤都足以要命,更别说其他部位。
不一会的功夫,就见一抹刺眼的殷红,已经将河水染红。
而且这一抹红,还不断的扩散出去。
几乎整个岸边,都被鲜血染红。
远处的一众大将军见状,都是瞳孔猛地一缩!
宇文述见此,却是冷笑一声。
一切正如他所料。
宇文家早有眼线潜入辽东城一带,自然知晓辽东兵马的布置。
而且为了掌握辽东敌情,宇文述还是提前一个月就派人过来的。
他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消耗皇室底蕴。
让各个卫府的兵马损失惨重,直接伤到大隋元气。
这老狐狸所图甚大,早已经不满足于大将军之位!
“退兵,赶紧退兵!”
一众将领相继反应过来,急得满头大汗,朝对岸大喊。
没有上浮桥的隋军,更是松了一口气。
他们庆幸自己没有打头阵,若不然就是有去无回。
“唉,果然!”
赵才看见这一幕,直接叹息一声。
他的预感果然没错,阴险的高句丽蛮夷另有准备。
浮桥上的隋军也乱了,调转方向回来的时候,还相互推搡。
这也导致,不少隋军落水。
等到一众兵马折返回来时,首战也算告一段落。
战场安静无声,放眼望去,浮桥破破烂烂不说。
河面上漂浮着无数尸体,数量众多就像浮萍一样,让人头皮发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