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团队则觉得过于科幻会让消费者产生距离感,更倾向于温馨、自然的风格。
“苏然,我们的目标受众主要是普通大众,过于科技感的场景可能会让他们觉得陌生,不利于情感的传达。”
林晓耐心地解释道。
苏然却坚持自己的观点:“我们的品牌定位是高端、创新,未来科技感的场景更能体现品牌的特质。”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摄影师老张开口了:“要不这样,我们可以在整体科技感的基础上,加入一些自然元素的点缀,比如绿植、柔和的灯光,这样既能体现科技感,又能营造出温馨的氛围,或许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林晓和苏然听了,都眼前一亮。
他们相互对视一眼,同时说道:“这个主意不错!”
经过这次事件,林晓和苏然更加明白,合作需要的不仅仅是妥协,更需要共同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他们之间的默契也越来越深,之前的分歧和争吵逐渐被理解和协作所取代。
然而,就在项目看似一帆风顺地进行时,又一个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
广告拍摄完成后,在后期制作过程中,预算超支了。
这意味着他们要么削减一些原本计划的特效和后期处理,要么寻找额外的资金支持。
林晓和苏然坐在办公室里,看着超支的预算报表,眉头紧锁。
“这可怎么办?
如果削减特效,广告的质量肯定会大打折扣。
但要找到额外的资金支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林晓焦急地说道。
苏然沉思片刻后,说道:“我先和公司高层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申请到一些额外的预算。
你也联系一下咱们的客户,看看他们能不能理解我们的处境,适当追加一些费用。”
林晓点了点头,说道:“好,我们分头行动。
希望这次也能顺利解决。”
于是,林晓开始频繁地与客户沟通,向他们详细解释预算超支的原因以及后期制作对广告效果的重要性。
而苏然则在公司内部四处奔走,向高层领导阐述项目的价值和潜力,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经过几天的努力,林晓终于说服了客户,他们同意追加一部分费用。
而苏然也成功地从公司高层那里申请到了一些额外的预算。
这个难题的解决,让林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