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石,临水而建,四周清幽空旷。
“今日开始随我学习制作琴胚,这旁边就是木材,你挑一种吧”陆秉行说道。
沈杉看着墙角的桐木、杉木、梓木、红松,十分自然得抽出了其中一块百年老杉木,有些重,她搬得有点费老劲。
看她选了杉木,陆秉行有点讶异,接着又看她滑稽的搬拖姿势,笑着摇头,单手就帮她把杉木平放在桌面。
沈杉:......这大抵就是男女体力的悬殊了。
“为何选了杉木?”
陆秉行问道。
沈杉应道:“制琴最重要的第一步便是材料。
吴中斫琴师常选用梧桐木,尤其是年岁高的梧桐木,制出的琴,音色更好。
但桐木琴的缺点也很明显,容易变形、受虫蛀,时间长了,音色会变空。
而杉木则不易变形,能保存千年之久。
而且.....小杉的‘杉’字就是取自杉木的意思,因此格外偏爱杉木。”
说罢便不好意思地笑了。
陆秉行微笑颔首:“选材后第二步即是选择形制,再画线切割,你可想好要做什么制式。”
“蕉叶式。”
沈杉马上答道。
蕉叶式古琴形似芭蕉叶,琴首叶柄向下弯曲,两侧叶缘起伏连绵,线条灵动如流动音符。
泛音纯净,余韵悠长。
但制作工艺最为复杂,需手工雕刻蕉叶曲线,耗时最长且对斫琴师技艺要求极高。”
“有先生在旁边,小杉有把握可以出色完成。”
沈杉信心满满。
见小杉满眼慕孺,陆秉行颔首点头。
几日之后,琴丕造型完工。
小杉依据“天圆地方”理念,将面板设计呈圆弧形,底板平直。
且十分精确得控制曲率与槽腹比例,为后面琴弦的音色通透打下很好的基础。
听风辨材、槽腹深浅、掏膛辨声,每一道工序皆需经年累月打磨,看这蕉叶琴胚,陆秉行对沈杉的制艺水平心中有数:沈杉的水平远超吴中大部分斫琴师。
“你的琴胚足以代表沈府的制琴水平。”
陆秉行话里毫不掩饰的夸奖,让沈杉很开心。
沈杉从小除习女子八雅,连君子六艺也随哥哥学习,更何况是祖传的琴艺。
今日开始陆秉行正式传授她斫琴技艺,开启为期一年的学艺生涯。
第三章:心疼心动历代制琴技艺的传承,皆以师徒口传心授。
沈杉已经随陆秉行制艺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