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这个不省心的侄女,回家的路上王桂英一句话不说,全程拉着个脸。
仔细打量了侄女一番,只觉得她娘简直是痴人说梦,就小妹这个长相甚至都不如她家老二,她二闺女除了皮肤没那么白,那长的也是眉目清秀,四肢修长,随了她长个高个。
二妹还有城里户口和供销社这样好的工作,在城里都找不到中意的人家。
就王小妹这样身材矮小又五官平平的,她上哪儿去给她娘找个高标准的孙女婿啊,她自己两个闺女都还没着落呢。
二人回到筒子楼,这个点,街坊邻居的全在外面晃悠,老远瞧见王桂英领着个乡下丫头回来,一个个都好奇的探长脖子。
这年头城里人还是乡下人基本一眼就看出来了,城里物资在紧张也过得比乡下好太多了。
王小妹作为大队长的孙女,在整个下河村姑娘中都算是享福的,但乡下条件艰苦,再享福也还是畏畏缩缩的,肚里没油水,人也干瘪。
再加上叶小妹最近还瘦了一大圈,瞧着和白净结实的王桂英站一块儿,瞧着真看不出来是姑侄俩。
王桂英一路领着个上不得台面的侄女儿回来,简直丢尽了她的脸面,本身脸色就不好,现在还要来应付这些长舌妇的嘴。
心里别提多累了。
乔丽芬看王桂英不爽不是一天两天了,两人都是农村媳妇嫁进城的又都是纺织厂的女工,结婚的时候比丈夫,有了孩子比孩子,偏偏乔丽芬哪儿哪儿都比不过,心里一直压着一口气。
如今瞧见可不得好一番奚落。
大老远就听见她在那起哄“桂英啊,这又是你娘家谁啊?瞧着跟你长得不像啊!”
“桂英,别走啊,给我们大伙介绍介绍啊,这街坊邻居的,见了面总要打个招呼吧!”
人都走上楼了,乔丽芬还扯着脖子喊,望着那姑侄两人走路都带风的姿势,噗呲笑的停不下来。
只要让王桂英不高兴的事儿,对乔丽芬来说都是喜事。
这两人做媳妇的时候就不对付,这都多少年了,还是这样,筒子楼里的老邻居们全都当个笑话看,只图个乐呵。
都做婆婆的人了,还跟个小媳妇一样天天别苗头,都不怕人笑话!
“哟,这瞅着和桂英有点像!”
“听说她娘家有两个兄弟,这丫头看样像是她大哥家的。”
“秀秀姐,你咋知道的啊?”韦大嫂好奇,王桂英这女人嘴严的很,她到底哪儿知道的啊?
几个女人手捧着碗,就坐在筒子楼下面的石桌子上乘凉,你一句我一句的分析。
胡秀秀也没卖什么关子,看这么多嫂子齐刷刷的目光都注视着她,仿佛她就是纺织院里的百晓生,她虚荣心立马就升起来了。
恨不得敲锣打鼓地说着话。
原来是她娘家的妹子,嫁到下边的县城,刚好和王桂英她二嫂,两个人是邻居。
“这不巧了,她二哥家两口子就生了一个小子,居然还是个有出息的,人从一个泥腿子爬到干部,不仅娶了领导的女儿,还把她二哥两口子都弄到他们县城了。”
“日子过得不比咱们市里差,所以这个寒酸的乡下丫头就只能是她大哥那边生的闺女儿了。”
说完,宋秀秀觉得这王桂英娘家真不要脸,姑娘嫁出去这么多年,还扒在姑娘身上吸血。
谁家娘家侄女儿住姑姑家里,这叫什么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