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武侯借寿:逆转三国的十年之约诸葛亮姜维结局+番外

第6章

发表时间: 2025-04-15
的复兴贡献力量。

他们怀着对诸葛亮的敬仰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拿起武器,跟随蜀汉军队南征北战。

随着时间推移,蜀汉军队在诸葛亮的精心调教下,实力大增。

时机成熟,诸葛亮决定再次挥师北伐。

大军浩浩荡荡,兵出祁山,军旗飘扬,士气如虹。

那军旗在风中烈烈作响,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蜀汉军队的壮志豪情。

初次交锋,面对魏军防线,诸葛亮巧用新战术。

他命姜维率精锐部队,携带改良后的诸葛连弩,从侧翼突袭。

魏军毫无防备,被密集的弩箭打得措手不及,阵脚大乱。

与此同时,诸葛亮亲率主力,驱动巨型投石车,对魏军主营发起猛攻。

巨石如雨点般落下,砸得魏军营帐坍塌,士兵伤亡惨重。

司马懿在阵中见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那紧闭的城门,仿佛一道坚固的屏障,却也阻挡不住蜀汉军队前进的决心。

面对魏军的坚守,诸葛亮并不急躁。

他深知,战争是一场持久的较量,不仅考验军事力量,更考验综合国力。

于是,他一面在城外扎营,与魏军对峙,一面继续在占领区推行新政,发展经济。

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传授先进的农耕技术,推广良种,提高粮食产量。

设立官办作坊,发展手工业,生产兵器、农具等物资,不仅满足军队需求,还促进了地方经济繁荣。

在官办作坊里,工匠们各司其职,敲打的声音、锻造的火花,交织成一曲繁荣的乐章。

在文化教育方面,诸葛亮也颇为重视。

他在各地兴办学校,广招学子,聘请饱学之士任教。

传授儒家经典,培养忠君爱国思想,同时开设算术、天文、地理等实用课程,为蜀汉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学校里,书声琅琅,充满希望,为蜀汉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子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憧憬着未来能为蜀汉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就在蜀汉军队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内部却暗流涌动。

部分旧贵族与世家大族,因新政触动了自身利益,心怀不满,暗中勾结,妄图破坏新政实施。

他们在市井间散布谣言,蛊惑人心:“诸葛亮推行新政,是要夺走大家的土地,加重赋税,让百姓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