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客阅读 > 现代都市 >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后续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后续

夏山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寝殿密室之中。嬴政听闻扶苏自杀的消息怒不可遏,满脸杀气地盯着跪在面前的将士:“章邯!朕的遗诏是让扶苏回来继位,他为何自杀了?”章邯头埋得死死的,额间黄豆大小的汗滴滚落在石板上:“陛下,赵高和李斯篡改了诏书,拥立十八公子胡亥为帝,那传去上郡的诏书恐怕也是被改了,是臣失察,请死罪!”“赵高这狗奴才,还有李斯竟然敢篡改朕的诏书,朕要将他们碎尸万段,处以极刑!”嬴政悲痛欲绝,拳头紧握,怒道,“随朕出去!朕倒要看看,他们这群奴才是不是反了天了!”章邯正欲起身随始皇帝出密室,一道黑影闪进密室,跪在嬴政面前:“陛下,二公子赵凌进宫了,他手下剑圣盖聂杀了中车府令,公子胡亥被他控制,王离将军领兵三千在寝宫前与李丞相对峙。”“二公子赵凌身手不凡,这些年...

主角:赵凌赵高   更新:2025-04-25 15:3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凌赵高的现代都市小说《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后续》,由网络作家“夏山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寝殿密室之中。嬴政听闻扶苏自杀的消息怒不可遏,满脸杀气地盯着跪在面前的将士:“章邯!朕的遗诏是让扶苏回来继位,他为何自杀了?”章邯头埋得死死的,额间黄豆大小的汗滴滚落在石板上:“陛下,赵高和李斯篡改了诏书,拥立十八公子胡亥为帝,那传去上郡的诏书恐怕也是被改了,是臣失察,请死罪!”“赵高这狗奴才,还有李斯竟然敢篡改朕的诏书,朕要将他们碎尸万段,处以极刑!”嬴政悲痛欲绝,拳头紧握,怒道,“随朕出去!朕倒要看看,他们这群奴才是不是反了天了!”章邯正欲起身随始皇帝出密室,一道黑影闪进密室,跪在嬴政面前:“陛下,二公子赵凌进宫了,他手下剑圣盖聂杀了中车府令,公子胡亥被他控制,王离将军领兵三千在寝宫前与李丞相对峙。”“二公子赵凌身手不凡,这些年...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后续》精彩片段

寝殿密室之中。
嬴政听闻扶苏自杀的消息怒不可遏,满脸杀气地盯着跪在面前的将士:“章邯!朕的遗诏是让扶苏回来继位,他为何自杀了?”
章邯头埋得死死的,额间黄豆大小的汗滴滚落在石板上:“陛下,赵高和李斯篡改了诏书,拥立十八公子胡亥为帝,那传去上郡的诏书恐怕也是被改了,是臣失察,请死罪!”
“赵高这狗奴才,还有李斯竟然敢篡改朕的诏书,朕要将他们碎尸万段,处以极刑!”嬴政悲痛欲绝,拳头紧握,怒道,“随朕出去!朕倒要看看,他们这群奴才是不是反了天了!”
章邯正欲起身随始皇帝出密室,一道黑影闪进密室,跪在嬴政面前:“陛下,二公子赵凌进宫了,他手下剑圣盖聂杀了中车府令,公子胡亥被他控制,王离将军领兵三千在寝宫前与李丞相对峙。”
“二公子赵凌身手不凡,这些年应是有意藏拙。”
嬴政脚下一滞,强忍着怒火和丧子之痛,脑中闪过赵凌那张天真稚嫩的脸。
他已经五年未见自己这位二公子了。
嬴政身为皇帝,国事繁忙,对平庸的二公子赵凌根本就不关心,只隐约记得当年那孩子离开咸阳之前,叫他不要信什么长生不老的丹药,多喝牛乳和鸡蛋清,对身体好。
那时的赵凌不过十三岁,嬴政只道他是胡言乱语,并没当回事。
尔后赵凌说他喜欢三川郡,想去当个郡守历练一下,嬴政当即就允了,还给了他一千私军,怕他年幼不更事,并将不愿在朝中效力的尉缭派去辅佐他,说是辅佐,其实相当于叫尉缭当郡守,让赵凌下半辈子在三川郡养老。
这些年,三川郡的税收都很正常,偶尔有探子来信,说三川郡很富足,嬴政也只当是尉缭治理得当。
现在他刚假死四天,赵凌就出现在咸阳,身边还跟着名动天下的剑圣盖聂?
身手不凡?!
王离带兵拥护?
朕的二公子,你如此隐忍,是早就准备谋反了吗?
“赵凌!好!好得很!还有王离,看来两人早有勾结,朕竟不知!”嬴政怒极反笑,“章邯,你到底还有多少事情失察?”
“陛下!臣每年都派人查过三川郡,但得到的消息,都是均无异常啊!”
“均无异常!”嬴政嘴里念叨着这四个字,双眼微眯,眼底蒙上一丝阴霾,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好一个均无异常!”
章邯能感觉到始皇帝身上恐怖的杀意。
暗卫每年都去三川郡查过,却没查出任何异常,实在叫人细思极恐。
他已经不敢想象这位二公子究竟隐藏得有多深了。
嬴政的心情就更为复杂。
他也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子有出息,有能力。
但赵凌在他假死的第四天就从三川郡来到了咸阳宫,且这个时候,他驾崩的消息还没公布天下呢,扶苏之死,连他也是刚刚才知晓。
换一个角度想,若赵高他们没有篡改诏书,扶苏奉旨继承皇位,赵凌是否会弑兄篡位?
“哼!”嬴政越想越怒,这逆子为了篡位,精心准备了多少年?
之前在自己面前愚笨的模样也是装出来的吗?
或是尉缭那个老东西和王离在背后撺掇?
“报!陛下!二公子公开承认自己是谋逆的反贼,并扬言要将皇位让给胡亥公子。”
“二公子将剑插在胡亥公子面前,说自己愿意遵从遗诏,令胡亥公子杀了他,让胡亥公子继承皇位。”
嬴政刚想出密室解决纷乱,又一密卫来报,让他忍不住再次停了下来。
他听到这消息直接破口大骂起来:“白痴!造/反都造不明白!朕怎么会有这么蠢的儿子?”
既然都已经选择造/反了,都已经控制住小十八了,赵高都被杀了,他却又要遵从什么遗诏,还让胡亥杀他?
这不是蠢是什么?
帝王便是如此的矛盾,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哪怕造/反也该造出个样来。
但如果自己还活着,自己没说要给,他想要硬抢,那也是不行的。
生杀夺予皆是君恩。
密卫等嬴政骂完,又连忙说道:“可是胡亥公子......”
寝宫殿前。
当赵凌说出那一番话后,刚才出言得罪过赵凌的臣子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大喊:“十八公子,拿起剑来,杀了逆贼啊!”
一人喊出声来,紧跟着十余人大喊:“胡亥公子,诛杀逆贼!”
胡亥脸上还有清晰的鞋印,嘴角流着血,他晃晃悠悠站了起来,看了看面前的剑,又看了看张开双臂,毫不设防的赵凌,他犹豫了。
赵凌目光冰冷地盯着胡亥,突然喝道:“拔剑!”
胡亥被吓得打了个哆嗦,双手颤抖地去拔深插在石板中的剑。
剑插得太深,胡亥拔了一次,竟然没能拔出来。
赵凌冷声道:“我数三个数!你要是拔不出剑来,我就杀了你!”
“啊!”胡亥吓得大叫了一声,使出浑身力气,奋力一拔,终于将剑拔了出来,但人也倒飞出去,跌在手持利刃的王离面前,他与王离对视了一眼,吓得连滚带爬躲到一旁。
赵凌面无表情地命令道:“站起来!”
胡亥只能忙不迭地站起身来,当他看向赵凌的时候,浑身上下都被恐惧所笼罩。
他不是傻子,他很清楚敢出这一剑,赵凌一定会杀了他的!
就算赵凌不动手,王离和盖聂也一定会杀了他的!
赵凌再次喝道:“出剑!”
胡亥被这一声出剑吓得连剑都抓不稳,长剑落地,发出清脆的响声,他吓得噗通一声跪在赵凌面前,不住地冲他磕头,嘴里拼了命地求饶:“二哥!饶了我吧!我错了!我不当皇帝了。”
“是赵高......对!是赵高和李斯!他们篡改了父皇的遗诏,赐死了大哥!不关我的事啊!”
胡亥的脑袋都磕破了,满地的血,他依旧不敢停下来,嘴里不断求饶,将罪责都扔给赵高和李斯,想把自己撇干净。
殿前的百官和将士都听得清清楚楚,眼前一幕实在叫人唏嘘。
“诸位可都听清楚了吗?”赵凌转过身,目光再次扫过堵在殿前的那些将士,大声问道,“我大秦的将士百死不屈,诸位能站在这里,都是身经百战,立下赫赫战功之人,你们是打算效忠一个连剑都拿不稳的皇帝吗?”
“朕的父皇乃是千古一帝,他这一生平六国,击匈奴,征百越,那是何等的英雄,他的儿子竟然连剑都拿不稳,只知跪地磕头!”
“你们是想追随一个只会磕头求饶的皇帝吗?”
赵凌的声音响彻整个广场,殿前的那些士兵看到胡亥那摇尾乞怜,只求苟活的模样,再对比赵凌这睥睨天下,不惧生死的气势,不由自主纷纷放下了手中的兵器。
他们都是老秦人,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无一不是靠战场上杀敌得来的,哪怕敌人的刀架在脖子上,他们也不可能跪地求饶。
胡亥的所作所为,令他们感到不耻,这样的人,怎么配成为始皇帝的继承人?
他有什么资格当皇帝?这简直是在丢始皇陛下的脸啊!
哪怕是被赵凌赐死,他们也绝不可能效忠胡亥。
赵凌大步走上寝宫的台阶,殿前的士兵纷纷让开。
李斯站在殿前,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大秦丞相手捧假遗诏,死死盯着赵凌。
他们输了,输得很是彻底。
就算这遗诏是真的,当胡亥跪下朝赵凌磕头的那一刻,也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
赵凌和他擦肩而过,甚至没有多看他一眼,打开寝宫大门走了进去。
赵凌关上门后,他的声音从寝宫内传出:“将李斯带下去!处以五刑!夷三族!”
“喏!”
寝宫殿外,殿外士兵纷纷跪下,随后两名离李斯近的禁卫将李斯架了出去。

蒙毅领着帐下的两名庶长下了城楼,却见赵凌身后跟着乌泱泱的一群人。
咸阳城中,百姓家家闭户,赵凌就站在出城门的街道上,他身前摆放着一堆奇怪的东西。
蒙毅走到他跟前,拱手行了一礼,抬头问道:“二公子领兵至咸阳,意欲何为?”
武将们在寝宫殿前也都跪了赵凌,不同的是,在蒙武的带领下,他们都只是跪下行礼,并没有像文成那般高呼陛下。
蒙毅至今也只是称赵凌为二公子。
赵凌看着面前的将军,笑得云淡风轻:“蒙将军这个问题问得有些多余了。”
“大军兵临城下,你等若是俯首称臣,那他们就是前来祝贺朕这新皇登基,诸位将军若是不承认朕这新皇,那就当朕是造 反好了。”赵凌顿了顿,点头道,“说是篡位也可以。”
蒙毅的脸色极其难看,按照蒙武最开始下达的命令就是,无论公子赵凌做什么,都任其不管,那现在呢?
三十万大军兵临城下,也要任之不管,放他们进城吗?
还是说把赵凌控制起来?
这位可能是未来的皇帝啊!谁敢动手?
蒙毅就僵在那里了,赵凌瞥了他一眼,抬头看了看天:“蒙将军,天色渐暗,朕将这天点亮如何?”
蒙毅虽然只是一名武将,但也觉得赵凌这话的意思是在说,秦国如果让他当皇帝,会更好。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劝他归顺呢。
赵凌见蒙毅没有回答,冲蒙毅身旁的两名庶长招了招手,那两人直接走到了赵凌这边,对蒙毅行了一礼:“蒙将军,我等早已对陛下称臣,城中守军有一半都已听从陛下的号令,蒙将军,归顺吧。”
蒙毅此时的脸色更是苍白,守军有一半都已经归顺赵凌了?
什么时候的事?
他怎么不知道?
赵凌白了那庶长一眼:“谁让你说这个了?朕让你递个火折子。”
庶长连忙下跪,垂首道:“是臣失言了,请陛下赐罪!”
赵凌伸出手:“你何罪之有?起身吧,朕就管你要个火,赶紧拿来,别耽误朕与蒙将军看烟花。”
这名庶长没有起身,连忙从甲胄中掏出早已准备的火折子双手托起,递给赵凌。
赵凌接过火折子,冲他挥了挥手,庶长立刻起身站到一旁。
蒙毅不知烟花是什么。
赵凌拿起火折子蹲了下去,身后那些士卒见状,连忙下跪。
陛下都蹲着,他们又岂能站着?
前面的人跪下,后面的人根本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纷纷跪下,这场面让蒙毅也只好单膝跪地,不敢抬头看赵凌。
对于这种情况,赵凌也早就习惯了。
当皇帝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举一动都可能让身边的人惶恐。
只有盖聂依旧抱着剑,站在赵凌身后,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赵凌点燃引线,往后退了几步,盖聂也跟着往后退。
“都起来吧!抬头看天!”
众人这才纷纷起身。
“轰!”
一道白光冲天而起,绚烂的烟花在天际绽放,璀璨夺目,即将暗下去的天色被照亮。
“天降祥瑞!陛下乃天命所归!”
烟花还在放,不知道谁喊了这么一句话,紧接着半座城的人都开始大喊天命所归。
赵凌都没想过这个问题,这还真不是他安排的托,烟花只是他给韩信放的信号而已,可大秦的人何时见过烟花?
城中守军见身边兄弟都跪下大喊天命所归,自己也被烟花所震撼,无论是从众心理还是封建迷信,他们也都跪了下来。
城外大军除了韩信和之前在三川郡见过烟花士兵,也都以为是神迹降临,害怕得罪神明,纷纷朝咸阳城方向跪下。
韩信见状大喊:“二公子乃是天命所归,诸位随本将军进城辅佐新皇!”
这么一喊,城外之人也大喊:“天命所归!”
三十万人齐喊一个口号,那可谓是震天响地,咸阳城中的人望着天上绽放的烟花,心中也都在想这个问题,赵凌莫非真是天命所归?
韩信依照之前与赵凌的约定,命人推出红衣大炮。
轰!轰!轰!
烟花刚刚结束,红衣大炮的巨响更是震耳欲聋。
韩信也只是令人将大炮对准城门之下。
城墙之上的士兵都感到城墙都剧烈颤动,闻声察看,已经错过了开炮环节,低头一看,只见城门外出现一个个巨坑,吓得惶恐不已。
烟花升起,城中立刻有士兵打开城门,放下吊桥,请大军入城。
韩信也发现自己带来的士兵实在太多,只点了五千兵马和赵凌要的学子们随他进城,其他人就原地驻营,围而不攻。
蒙毅跪在赵凌面前,额间已经开始冒冷汗了。
他不是没打过仗,但今天这种情况他是真没遇到过。
赵凌身为大秦二公子,身份尊崇,他不可能跟他动手,而且就算他想动手,哪怕赵凌不会任何武艺,他暴起发难能在盖聂面前擒下赵凌?
城中士卒和将领大都已经归顺赵凌,此乃大势所趋,他现在能调动兵马?
城外三十万大军蓄势待发,谁敢动赵凌,那面临的恐怕就是屠灭九族。
赵凌站在蒙毅面前,沉声问道:“蒙将军,朕不喜欢二公子这个称呼,你现在可以换一个吗?”
蒙毅内心疯狂挣扎,权衡利弊。
父亲说了,不可承认赵凌为皇帝,也不可以阻止他的做任何事,但城门已开,大军顷刻将至,这个时候如果还不俯首称臣,要是等赵凌清算,蒙家的未来可能就在他一念之间。
蒙毅大声喊道:“臣蒙毅拜见陛下!”
“爱卿平身吧!”赵凌大笑道,“蒙将军其实不必思虑太多,令兄早就归顺与朕了,你蒙家与朕忠心耿耿,朕不会亏待你们的。”
“随朕出城,看看朕的兵马强壮与否!”赵凌拍了拍蒙毅的肩膀,便朝城外走去。
蒙毅也只能紧随其后。
赵凌带着盖聂王离他们走出城去,王离看到眼前的一幕被彻底给震惊到了。
之前赵凌是跟他说有十万兵马没错,但大秦对军械的管理甚严,他以为赵凌说的十万兵马就是三川郡的士兵,或许有些兵刃,但应该也是参差不齐。
可眼前的大军身披重甲,头戴铁盔,连战马都披了甲,这样的重骑军团若是在平原之上,可以一抵十啊!
这样的重骑兵,放眼望去,竟望不到头。
韩信领着大军慢慢度过护城河,哪怕没有发起冲锋,也充满了肃杀之气,令人胆寒。

寝殿密室。
嬴政在得知赵凌真的将文武百官全都放出宫后,已经沉默半晌了。
赵凌隐忍多年,突然爆发,嬴政原本以为自己这个儿子是个可用之才。
两人便敢闯咸阳宫,哪怕跟着的是剑圣盖聂,但这份胆色已经有他的影子了。
之前还在说他杀伐果断,甚至推断出他可能用些手段控制住整个咸阳。
没想到啊!
他竟然真的把大臣们都放出了宫。
他究竟懂不懂什么叫形势?
“迂腐!肯定是跟儒家那群文酸腐儒学的!”嬴政仿佛忘记了之前他还跟章邯说为君者,言而无信,耍小聪明终究还是上不得台面。
嬴政既希望赵凌能有手段,又能有为君者的霸气。
但前提你得要赢啊!
输了还谈什么为君者?
想到赵凌在他面前说什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嬴政便认为赵凌可能是被儒家的思想给害了,气得不打一处来。
扶苏就信奉儒家,还支持什么分封制,还要恢复周礼?
周朝如果真的那么好,他怎么会覆灭?
“陛下!宫门前聚集了上万兵马,丞相王绾亲自出城,朝萧关方向去了。”
“二公子令王离带来的精兵镇守寝宫,说不能让那群废物扰了陛下的英灵,挥退兵将,打开宫门,带着王离和盖聂,一行三人出宫了。”
嬴政听到密探的传来的消息,心中不免一暖,但也很是愤怒:“这臭小子,什么英灵有自己的性命重要?当真迂腐!”
“三个人就敢出宫,真当身边有个盖聂就能肆无忌惮了吗?盖聂能挡得住上万兵马吗?”
“章邯!朕命你出去,暗中守护赵凌的安全,如有对赵凌公子不轨者,杀无赦!夷九族!”
“喏!”章邯应了一声,快速离开密室。
嬴政被赵凌那一句话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之处。
帝王之家无亲情。
他假死之后,平日最疼爱的胡亥只想着争权夺利,谋害兄长,寝宫之中,他的假尸停了三日,胡亥未曾有过跪拜,未曾有过吊唁缅怀,好像死的只是路边的一条野狗,实在叫人心寒。
反倒是自己最不关心的赵凌,进殿之后又是磕头,又是与“他”大吐心怀,如今更是为守他英灵,将兵马全留在了寝宫殿外。
这才是一个儿子的模样啊。
嬴政内心无比纠结,这个时候赵凌身陷囫囵,危机四伏,按理说他应该出面挽回局面才对。
可身为帝王,上演这么一出假死戏码,为的就是让将来会反自己继承人的那些宵小之辈自己跳出来,现在还不宜现身,等一切尘埃落定,他再出现也是不迟的。
“有盖聂和章邯在,应该没事。”嬴政刚才被亲情乱了心神,很快就冷静了下来,“这小子该没有那么傻才对,难道还留有后招?”
嬴政脑中思索不断,将自己代入赵凌的处境,眼中逐渐有了光。
咸阳城的势力的确盘根错杂,但如今这个局面,那些真正聪明的官员应该不会第一时间淌这潭浑水才是。
剩下的无非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他们敢对皇子动手?
扶苏生死未明,赵凌极有可能是下一任皇帝,盖聂不需要以一敌万,只需万军从中斩杀出头之人,便可震慑他们。
“若是这样,倒也有朕的几分霸气,但终究还是冒险了,赌性太重了。”嬴政想到唯一破局的方法,微微摇头,暗叹了口气。
明明有更加稳妥的办法控制朝堂,赵凌这逆......这孩子就是不选,偏偏要剑走偏锋,也不知道是不是跟盖聂这种江湖剑客呆久了。
等这件事结束之后,一定要好好教教他。
那孔子不也说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章邯出了密室,就快速潜行到宫外,密卫已经在暗中蓄势待发,若赵凌陷入险境,他须得第一时间控制局面才行。
他原以为宫殿之外可能已经血溅四方了,但到了之后,却有些懵。
“你们儒家不是想要恢复周礼吗?各位方才在寝宫殿外跪在朕面前大喊陛下仁慈的时候,怎么不说朕是反贼?”
赵凌的目光扫过宫门前围着的那群人,脸上带着几分讥笑,“人伦纲理,各位都忘了吗?你们既然跪了朕,现在又来反朕,这就是你们的为臣之道?”
人群之中,没有看到三公九卿这样的大臣,全都是最开始站在赵高那边的墙头草,就连罗网的杀手也跟随他们了。
秦朝的人本就很讲伦理道德,还有文人风骨,而哪怕打仗也不像后世无所不用极其,打仗都必须找个由头,让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这样军心才稳。
子曰,不兴无名之师,不动无妄之戈。
反复无常者为小人。
这群文臣被赵凌这么一说,顿时就哑口无言,他们手下的门客看着自家的主上这番窘态,也立刻意识到赵凌并没有乱说。
他们方才已经在殿中对赵凌俯首称臣了,但现在......
“你!没错,就是你!”赵凌随手指着一名官员,冷声道,“赵高李斯篡改始皇帝遗照,此乃胡亥亲口承认,他们以朕父皇的名义赐死朕的兄长扶苏,这件事,可有假?”
那官员支支吾吾,憋红了脸,只能点头:“此言不虚!”
赵凌心中暗笑,这些人的脸皮子可真够薄的,不知道学学赵高指鹿为马?出兵前都不搞好舆论战,现在哪里需要一兵一卒,光说就能说死他们。
“朕斩杀赵高,诛杀李斯,救了兄长性命,可算得为国除贼?可算得匡扶朝堂?”
那大臣眼神游离,看看左右,皆无一人搭话,再与赵凌对视了一眼,只能咬牙道:“算!可公子扶苏既然在世,二公子不可称帝!此乃大秦祖制。”
赵凌呵呵冷笑:“且不谈何人继承皇位,你等随赵高等人意欲篡国,朕念你们被蒙骗,放过你等性命,若要为难你们,你们能出得了宫?”
“朕言而有信,放你等出宫,此间不过半个时辰,你等就召集兵马围堵皇宫,这可是为臣之道?”
“哪怕你不认朕这君主,朕问你,你这可是为人之道?”
“还是说,这就是你们的文人风骨,孔孟之道?你是儒家门生吗?要不要回去问问你家师长,他可曾这般教过你?”
赵凌的声音在宫门前回荡,言辞犀利,被他盯着的那个大臣在众目睽睽之下羞愤无比。
那些文臣的门客和手下的私兵已经有不少人动摇了,开始有人放下武器。
“天地君亲师,你上愧对天,下愧对地,为臣者,你对君不忠,你辱没家门,此乃不孝,身为儒家子弟,你此番行径,可对得起儒家圣人的循循教诲?”赵凌大手一挥,道,“朕赐你自刎谢罪以留清白之身,祸不及家族,谢恩吧!”
那大臣在万人瞩目的情形下被说成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偏偏他还一句话都反驳不了。
他手底下的门客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从以前的尊敬,到现在的鄙夷不耻,环顾四周,他只觉天旋地转,这天地间仿佛已经没有了他的容身之所。
“谢陛下赐死!”大臣的心理防线已经彻底崩塌,拔剑自刎,血溅当场。

赵凌走出寝宫殿,王离已经完全控制住了百官,盖聂一袭白衣站在殿前,之前跳出来的那六名赵高的杀手也不敢有任何动作。
众人惶恐不安,最开始跳出来站队赵高、李斯的那些大臣们更是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赵高被盖聂一剑斩杀,都算死得很舒坦了。
李斯可是被处五刑,夷三族。
二公子赵凌的残暴程度可丝毫不亚于始皇帝啊。
胡亥此时虽然站着,但看着周围都已经归顺赵凌的禁卫,还有地上赵高的尸体,想到被处极刑李斯,脸色苍白难看,身体佝偻,如丧考妣。
如果他是赵凌,一定会杀了自己以绝后患的,这一点根本不用多想。
赵凌进寝宫殿一个时辰,胡亥等人只觉头顶仿佛悬着一把利剑迟迟不肯落下。
这把利剑可能若是直接要了他们的性命,或许还好一点,但若是像李斯那般后果......
赵凌刚走出来,便有一名大臣没顶住心理压力,咬舌自尽。
众人看到自尽的同僚,紧绷的神经在这一瞬间崩塌了,有人跟着自尽,也有人痛哭流涕地求饶。
胡亥再次跪在地上疯狂磕头:“二哥......不!陛下,求您看在父皇的面上,饶臣弟一死吧!”
赵凌站在台阶之上,居高临下俯瞰众人,片刻之间,已有五人自尽。
他们都很清楚,自己已经将赵凌彻底得罪,只想着通过自尽的方法避免再受折磨,也希望赵凌不再追究他们的族人。
赵凌面沉如水,冷声道:“胡亥,朕念同胞之情,免你一死。”
“来人!将胡亥关进天牢,没朕旨意,任何人不得探监。”
胡亥听到可以活命,哪怕是被关进天牢,也只能叩首谢恩。
胡亥被禁卫带走,王离的神色已有些许难看,这种局面怎么可以饶了胡亥?若是将来有人拿胡亥做文章,赵凌这帝位可不稳妥啊!
他却也不敢表达出来,赵凌初登大位,此时他可不能质疑赵凌的命令。
或许赵凌只是想秘密处死胡亥,打入天牢只是为了笼络人心。
对!一定是这样的!
赵凌处理完胡亥,面对百官,大声道:“朕知各位为大秦都曾立下汗马功劳,之前反对朕的那些人,也都是受人蛊惑,死罪可免,罢官废爵,申时就各自回家吧。”
“李斯虽死,朕依旧会重用法家,今日过后,之前发生的事既往不咎,赵高李斯等党羽,均不予追究。”
“另外,朕要告诉各位一个好消息,公子扶苏没死,让朕给救下来了。”赵凌说话间,意味深长地看向扶苏的老师淳于越。
淳于越和赵凌对视了一眼,连忙跪地,高声颂道:“陛下仁德!”
大殿之前的儒家门生也都纷纷跪倒,五体投地,跟着喊道:“陛下仁德!千古永颂!”
那些还没来得及自杀的官员们也都喜极而泣,跟着儒生们高呼赵凌乃是仁德之君。
一旁的王离却是彻底的傻了,这哪是什么仁德?
简直就是愚蠢至极!
他虽是赵凌的亲舅舅,但也是今日卯时才见到赵凌,临时决定搭上整个家族的命运助赵凌登上皇位。
王离与赵凌的约定乃是,只要赵凌能当众诛杀赵高,控制住局面,他便率兵相助。
这一切还有个前提是扶苏已死。
只有扶苏死了,赵凌当皇帝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若能杀了赵高,凭借他二公子的身份,什么始皇遗诏,只要赵凌不认,就算始皇帝真传位给胡亥,那也是假诏,杀了胡亥,赵凌继位名正言顺。
届时他率军控制住百官,不让他们出宫,赵凌再以皇帝的身份召兵入咸阳,如此才能真的君临天下。
王离内心焦急如焚,慌忙出声劝阻:“陛下!万万不可啊!”
他的声音在众人一片高呼陛下乃是仁德之君这些声音下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赵凌深深看了他一眼,右手虚压,百官也噤声停止了对赵凌的歌功颂德。
王离还以为赵凌刚才没听到自己的声音,也顾不得那么多,连忙大声说道:“陛下!乱臣贼子,焉有不杀之理?陛下这不是仁慈啊!此等贼子,若是出了宫,那便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啊!”
王离见赵凌神色平静,心中浮现出一种可能,起身之后,拔出长剑,眼中凶光四起:“陛下您宅心仁厚,这恶人便让王离来做吧!”
赵凌新君登位,想必是不想担暴君恶名,也不想得罪那些贵族势力,他要显露仁德笼络人心,这恶名自然只能王离来担了。
王离只是觉得心寒,原来自己这外甥竟在这里等着他,今日他杀了百官,世人只会唾骂他王离,或许有朝一日,赵凌也会将他推出来杀了,以平息众怒。
他现在已经退无可退,只求赵凌届时能念他今日之功,护他族人周全。
王离自觉看透了赵凌的心思,拔剑就朝群臣冲去,要杀尽刚才那些曾反对过赵凌的人。
原本跪在地上的大臣们吓得起身逃窜,大呼陛下救命。
赵凌只是低声喊道:“盖先生,劳烦拦下王将军。”
盖聂不发一言,化作残影出现在王离身旁,挡在王离斩向官员的长剑。
王离乃军中大将,排兵布阵在行,武艺也是不凡,但论单打独斗,跟盖聂比起来自是相差甚远远。
盖聂挡下他这一剑,他也万分不解地回头望向赵凌,难道赵凌不是这个意思?
他是真的仁德?
他真的要饶了这些人的性命,还要让他们出宫?
疯了!
当真是疯了!
这些人若是出宫,等他们召集起人马,必反无疑啊!
扶苏还活着,儒家门生都会拥护他。
李斯被赵凌处死,李斯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些人也会欺负这位仁慈无比的新君。
今日他王离跟着赵凌这番作为已经将在场所有人得罪了,赵凌若是倒台,那整个王家氏族也会跟着倒霉。
赵凌和王离对视了一眼,语气不容置疑:“王将军和右丞相冯去疾留下,罗网众人听令,护送百官去咸阳宫休息,朕要他们申时都安全出宫。”

大秦朝堂之上,哪怕是以前嬴政上朝的时候,大臣们也时长吵得不可开交。
文臣指着对方鼻子甚至是指着嬴政唾沫星子横飞,武将一言不合撸起袖子就是一顿干架,这类事情早就成了常态,连嬴政都见怪不怪了。
蒙武这些年退居二线,偶尔上朝也大都只是闭目养神,但他早年伐齐灭楚,杀敌无数,王翦两年前退隐之后,他就是大秦军界第一人。
蒙毅也深知自己父亲脾气实则火爆如雷,看他那眼神,自己要是敢再多说一句,他肯定上来就是一顿拳打脚踢,根本不会给任何人面子。
老子打儿子,那不是天经地义吗?就算始皇帝见了也最多轻飘飘地劝上两句然后坐在一旁看热闹。
蒙毅就算再急,也只能悻悻地看了赵凌一眼,然后拱了拱手,坐回自己的位置。
冯去疾和淳于越见状也只是坐山观虎斗。
要是赵凌拿蒙武开刀,降罪于他,那可就是得罪整个军方。
赵凌根基不稳,就算城外有三十万大军,但那三十万大军中有多少曾是蒙武的旧部?
蒙武不认新皇,赵凌凭什么登基?
杀了他?
且不说蒙武在大秦的影响力巨大,蒙恬、蒙毅会坐视不管?他们可都是手握重兵的将领啊!
赵凌和蒙武对视了一眼,只是笑道:“蒙老将军老当益壮,朕会听你的建议,善待扶苏的。”
蒙武承不承认赵凌皇帝的身份,在赵凌看来根本不重要。
赵凌兵强马壮,年轻力富,蒙武就算再有威望,他已经老了,他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拜在赵凌门下,自己还有韩信和张良这等奇才,这还不能控制秦国军政,那才叫好笑。
蒙武骂完蒙毅之后,眼睛一直都盯着赵凌,他想要从赵凌的脸上找出愤怒,找到一丝的杀意,甚至是一点点的情绪波动,从而来判断赵凌这个人的性格。
很可惜,他失望了。
赵凌那从容不迫的样子让蒙武产生一种错觉。
他好像在凝视不可见底的万丈深渊。
赵凌若不是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那便是根本就不在乎他的看法。
根本就不在乎蒙武是否承认他这个皇帝。
蒙武眉头紧锁,沉声道:“请二公子回答淳于越的第二个问题,天下政事如此繁忙,陛下又打算派何人处理?”
赵凌忍不住大笑:“蒙老将军和淳于仆射考虑得真是周全,不过朕早已安排好替补这些官员的能人。”
“来人,宣张子房、萧何以及三川郡学子进殿。”
咸阳宫外早就候着的张良和三川郡学子听到宣召,依次进殿。
张良身着朴实的道袍,长相俊美,气质超凡脱俗,进殿之后,拱手行礼:“张子房见过陛下。”
“子房先生无需多礼!”赵凌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郑重地下达任职,“朕任你为左丞相,你任职之后察看有哪些职位空缺,从三川学子中根据他们的能力匹配相应的职位,明日早朝上一份奏折与朕,可否?”
张良点头:“张子房定不负陛下所托!”
淳于越立刻起身大声喊道:“陛下!张子房乃是刺杀始皇帝的反贼,怎可入朝为相?”
群臣皆起,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张良在秦始皇二十九年时,曾于达阳武县埋伏刺杀东巡的嬴政,刺杀失败,他虽逃走,但也成了大秦的通缉犯。
秦始皇刚驾崩,赵凌竟然要任命张良为左丞相,这岂是为人子的做法?
不说文臣,连那些武将的脸色都难看无比。
一个刺杀始皇帝的通缉犯,未曾立过任何功劳,一进朝堂就封相?
那他们这些年在战场之上奋力杀敌有何意义?
若不是蒙武没有发话,武将们恐怕早就跳起来跟淳于越他们一起反对了。
张良在众位大臣的唾沫星子前不动如山,面不改色,神情怡然自得。
赵凌突然喝道:“够了!都给朕闭嘴!谁敢再说一句,杀无赦!”
哪怕他说出这样的话,朝堂之上的声音并没有减少太多。
“廷尉孟巍然死谏,若陛下一意孤行请赐死臣下,孟巍然去了九泉之下,见了始皇帝,也是无憾!”
“常奉西文彦死谏!”
“典客白祁死谏!”
......
文臣又是一群死谏者,这些人全是大秦三大氏族的官员。
赵凌眼神中寒光四射,扫过在场众人。
冯去疾和淳于越刚想起身,便被赵凌这个眼神吓了回去,刚才叫得最厉害的淳于越更是直接选择了闭嘴。
他们与赵凌已有过几次交锋,直觉告诉他们,赵凌很危险,甚至比始皇帝还危险。
在没有琢磨透赵凌性情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贸然求死。
他两人未动,跟随他们那些官员本来还想跟着三大氏族一起死谏,刚刚又被赵凌扫了一眼,也都缩回去等着看情况再定。
反正三大氏族都已经死谏了,赵凌这个皇位都还没坐稳的人,难道能真的杀了他们不成?
张良封相之事定然就此作罢,也算他们贵族世家在赵凌面前赢下的第一场了。
哪怕如此,大殿之上站着死谏的臣子依旧有十余人。
这也是三大氏族第一次联合对抗赵凌。
廷尉孟巍然、常奉西文彦、典客白祁皆是三族族长,也都位列九卿之职。
另外跟着他们一起死谏的大臣们也都身居要职。
为首三人皆一副傲然之色盯着赵凌,哪怕被赵凌的目光扫过,依旧不避不让,更不可能妥协。
三大氏族的底蕴就在那里,赵凌有三十万大军有能如何?始皇帝都不敢动他们。
赵凌一个尚未登基的毛头小子岂敢?
“好!很好!”赵凌不怒反笑,九卿之职掌握在这些人手里,他可不安心,正愁找不到理由对他们动手呢,他们主动把头伸出来了。
孟巍然以为赵凌已经妥协,指着张良,义正言辞地说道:“既然陛下愿意听臣等的建议,那便请即可诛杀此贼,以慰始皇帝在天之灵!”
冯去疾和淳于越也看明白了,赵凌终究还是迫于三大氏族的压力,不敢用张良。
此番也算大获全胜了吧。
张良不能用,那什么萧何和三川学子自然也不可能再用,朝堂之上空缺出来的这些官职,终究还是得落在各方贵族世家或是有名望的诸子百家手中。
赵凌该明白,有时候光有兵马是远远不够的!
“来人!把这些死谏的大人们打入死牢,秋后问斩!”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