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梁婕妤叶雅雅的其他类型小说《穿成炮灰公主,不料全家会读心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十七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你们两人偷偷摸摸的在这说什么呢?”梁远止走过来,“两个大男人,什么时候也爱上了说闲话?”“将军。”两人齐齐道。“将军,我问你个事啊。”张校尉凑着过来说道。虽然他们是下属关系,但有一起在军营生活、战场上厮杀的情谊,无人的时候相处也就没什么顾忌。“什么事?”“你觉得是苏姑娘更漂亮还是王姑娘更漂亮?”张校尉试探的问,想看看自家将军的审美有没有问题。“王姑娘?”梁远止反应了一会才意识到王姑娘是外甥女现在的身份。当然是外甥女更好看呀,想起自家外甥女粉雕玉琢的小模样。都说外甥肖舅,这问题不就是在问是他好看还是苏沫宜好看?那自然是自己长得更好看。“当然是王姑娘更漂亮。”梁远止回答道。郑副将和张校尉对视了一眼,眼里都是不可置信。“真的?”“当然是...
《穿成炮灰公主,不料全家会读心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你们两人偷偷摸摸的在这说什么呢?”梁远止走过来,“两个大男人,什么时候也爱上了说闲话?”
“将军。”两人齐齐道。
“将军,我问你个事啊。”张校尉凑着过来说道。
虽然他们是下属关系,但有一起在军营生活、战场上厮杀的情谊,无人的时候相处也就没什么顾忌。
“什么事?”
“你觉得是苏姑娘更漂亮还是王姑娘更漂亮?”张校尉试探的问,想看看自家将军的审美有没有问题。
“王姑娘?”梁远止反应了一会才意识到王姑娘是外甥女现在的身份。
当然是外甥女更好看呀,想起自家外甥女粉雕玉琢的小模样。
都说外甥肖舅,这问题不就是在问是他好看还是苏沫宜好看?
那自然是自己长得更好看。
“当然是王姑娘更漂亮。”梁远止回答道。
郑副将和张校尉对视了一眼,眼里都是不可置信。
“真的?”
“当然是真的。”北国奸细怎么比得过大盛公主?又怎么比得过大盛的梁将军?
喝了几两酒,谁给她的胆子?
梁远止离开后。
张校尉对着郑副将道,“我从前听人说,有的人是分不清美丑的,看不出别人的脸的样子。之前我还不相信,现在才知道原来我们将军就是这样的人呀。”
......
叶雅雅在军营逛了几遍后就觉得有些乏味,在帐篷里躺下睡觉后,就切换回了原来的身体。
“齐大人做得不错,深得朕心呀。”
“都是微臣应当尽的职责。”
“若是大盛官员都同你一样,何愁我大盛不兴呀。说吧,齐大人想要什么奖赏?”
这是在哪?
皇上听到心声,知道公主醒了,放下心来。
昨天一天自己都没听到过公主的心声,还以为再也听不到了。
今天接见齐宣,小公主不是对齐宣挺感兴趣的吗,就把她一起带来了,希望能听到她的心声。
其实也不是他一定要窥探雅雅的内心,只不过没了雅雅心声的帮助,自己说不定要多走许多歪路呀。
好吧,他承认,他确实对心声产生了依赖性。
哎,自己是皇帝,要靠能力和勤奋治国,怎么能靠作弊呢?
但提前得到答案真的太爽了。
正在他进行心理博弈时,终于又听到了小公主的心声。
“齐大人,我们现在在的地方是朕的勤政殿。”
齐宣有些蒙,还是道,“微臣知道了。”
“刑部侍郎对你而言是有些屈才了,朕心里是属意你做我大盛的丞相的。但你资历太浅,恐不能服众。朕的意思是你先历练一段时间,等你在朝堂站稳脚跟,朕就让你为丞相可好?”
雅雅之前说了,这齐宣谁对他好,他就拼命对谁好,自己这下对他可够好了吧。
一旁的秦公公不解:陛下前几天不是还跟他夸谢大人有丞相之姿吗?
说先让谢大人在江南郡历练一会,等有合适的职位就正式调入京中。
怎么这么快第二个丞相就出现了?
齐宣喜出望外,跪地谢恩,“宣何德何能得陛下如此青睐。”
他努力了那么多年却一直被那个父亲打压。
宫宴之上,他一直留心着皇帝的动静,想要引起皇上的注意却没有机会。
却正好看到皇上带了好一些臣子离去,跟着皇帝走的都是朝堂上的重臣,最低也是三品。
皇帝没叫他,他过去不合适。
但他有预感,他的机会来了。
于是冒着风险,不远不近的跟在队伍后面伺机行动。
太子:不是您要我带着妹妹来的吗?莫名其妙的。
“这还不是因为小九自己心里老念叨着父皇您呢嘛。”太子敷衍的回答道。
皇帝满意的笑道:“是嘛,朕也觉得小九想我了呢。”
咦~父皇也太自恋了吧。
“对了父皇,儿臣刚刚来过,您跟三弟是在聊些什么呀?”太子问道。
因为小九在场,太子只能旁敲侧击地问了。
这件事皇上打算晚点再跟太子说的。
让太子带小九来是想听到一些关于三皇子的事情,从前怎么没觉得老三心思有些深呢,现在自己都有些看不透他了。
还好他听不到小九的心声。
三皇子么?哎呀,这三皇子也是个妙人呀。
皇上:终于等到你~
你别说,三皇子这人设挺矛盾的,感觉作者可能是写崩了吧。
这三皇子可是原书中的深情男二呀,按照故事,张贵妃三年后就要药死皇帝了,然后三皇子登基。但他才13岁,朝堂又基本上被张贵妃掌控,处境很是艰难。
不过这张贵妃还挺有野心呀,喜欢搞垂帘听政那一套。但她真是没那个能力呀,处理政事完全看心情,能手握权力活着那几年完全是命好,先是有个好爹,然后又有个好儿子。
张贵妃这一手谋逆,也少不了丞相在前朝的推波助澜,要不然她一个女子身处后宫光有想法也很难谋划成功。
不过丞相也挺惨的,他可谓是一步一步被拉上了贼船的,一开始他帮着张贵妃处理一些腌臜事觉得奇怪时,张贵妃说这是女儿身处后宫不得不用的来保全自己的正常的一些手段罢了,后面等到发现不对劲的时候为时已晚喽,已经在弑君的路上走的越来越远了。
最后帮着三皇子成功夺位后,自己就追随父皇去了,他好像是觉得三皇子也是大盛皇室血脉,这么做也不算对不起大盛皇朝,只是对不起先帝也就是父皇,所以自刎亲自向先帝请罪去了。
不过要说忠臣,也算不上,自己死了留个好名声,但却给这个国家留下一堆烂摊子呀。新皇年幼,外戚专权,丞相自刎,大盛地狱开局呀。
听到这,太子同情的看了皇上一眼。
皇上和太子从刚才一听到心声,立刻就生硬地结束了寒暄,给小九创造安静适合思考的环境。
两人早早就各自坐下假装在办公了,实际上都在偷听叶雅雅的心声。
太子:只有父皇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皇上:..….朕从来没像这样无语过。
张贵妃把儿子推上皇位又不给三皇子放权,三皇子这皇帝当的也是憋屈,举步维艰之际就碰到了女主,女主像太阳照进了他的世界……啊,好烂俗。
女主这时正跟男主表演他逃她追、她插翅难飞的戏码呢。然后反正机缘巧合下女主就成了三皇子的妃子,三皇子在相处中慢慢爱上了她,纯爱那种,还觉得自己这样的人配不上那样好的她。
我可怜的三哥呀,真就碰都没碰过女主,结果最后还被男主因为嫉妒给嘎了,死的怪惨。
还有这事就更离谱了,女主进了三哥的后宫,就开始了她跟张太后也就是张贵妃斗智斗勇之路,然后她就把张太后给斗死了……斗死了……
在女主的帮助下,三皇子17岁终于正式掌权,第一件事就是以国为聘想立女主为后,女主说出了那句经典名言:我一直以来都当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占有欲强和善妒是古言小说男主的标配,男主用女主的名义约三皇子出去,然后把三皇子毒死了,尸体扔到乱葬岗喂狗。
……
被药死是我大盛的宿命?
这个角色真的很割裂,书里说三皇子虽年幼,但城府深沉、又懂得藏住锋芒。
他登基后手里无权,即便如此,在张太后的暴政下,朝堂庙宇上的争斗却并没有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细思极恐呀,张太后任用唯亲,大盛官员大换血,换上去的都是张家自己的人和太后宠臣。能人、忠臣,一个不用,四年下来大盛早已是千疮百孔但是居然没有乱套!
这居然是一个13岁的皇帝用自己手里为数不多的权力做到的事。
这些书中提及的不多。皇帝虽然被架空,但毕竟还是皇帝。他驳下的一些太后不十分看重的旨意、下发的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旨意、对太后的旨意做的轻微的调整,都成为了这个年轻帝王手中稳固朝纲匡扶江山的棋子。
他在没人知道的挽大厦之将倾,手中纤细的线为大盛织出了一张不使分崩离析的大网。
他又多少次在深夜里,以己为棋、固执的执棋想要去破一破那满目疮痍的残局。
这样聪明会隐忍的人真的死的那么仓促和不堪吗?
哎,我们大盛真就炮灰命呀,三皇子死了也不得安生,又化身为横在男女主中间的那根刺让他们又虐恋了一百多章。
看书的时候就很为三皇子不值,不过现在还早,希望我到时候能救救这个笨蛋三哥。
大家都要好好活下去呀……
许久,再没有新的心声。
原来叶雅雅又睡着了。
……
勤政殿许久没有声响。
秦公公只见皇帝手里拿着奏折,却很久没有翻阅过,手里的狼毫笔更是不曾落下一个字。
太子手拿着《六韬》,眼神却也不是落在书上。
“太子?”
“儿臣在。”
皇上和太子相顾无言,两人同时挤出一抹苦笑。
不过皇上也没忘记唤来宫人把小公主送回去。
太子首先打破僵局道:“父皇节哀?”
显然是个不会说话的。
皇上翻了个白眼,“太子是觉得自己能落个好结局?新皇登基,前朝太子还能活?”
太子笑笑,道:“父皇不必太过忧心,既然上天把小九送到我们身边,想来就是给我们机会来改变命运的。”
又补充道:“既然已经有了先机,我们又怎么会重蹈覆辙?”
虽然如此,但皇帝还是不愿意相信自己如此英明神武,怎么会被自己的后妃玩弄于股掌之中,还那么憋屈的死了?
“郑大哥,我实在是太饿了,你有没有什么能果腹的食物呀?”
郑副将有些犹豫,他们跟将军出来巡逻自然是带了干粮。
但他却有些摸不清将军的态度。
看将军的表现似是不喜这个女子,但若是不喜欢,又为何要带回军营?
将军从前可从不会带不相干的人进军营,而且眼前的女子长得也十分漂亮,将军若是动心了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将军喜欢这个女子,若是两人在一起,那她未来也算她半个主子。
他如果对这位姑娘不好,日后被记仇了怎么办。
“一会我们就回到军营了。”梁远止注意到他们这边的动静,对着身边的一众亲兵道。
郑副将听懂了自家将军的暗示,是让他不要管她。
于是道:“姑娘,我们出来巡逻,一般半天内就回去了,所以身上也就没带干粮。”
郑副将耍了个心眼,给他们将军留有余地。
万一将军真的看上这姑娘了呢,或者万一以后将军看上这姑娘了呢,不能让两人之间留有嫌隙呀。
干粮都舍不得给人家姑娘吃,这样是追不到女孩子的。
梁远止冲副将比了个大拇指。
苏沫宜听此,也没有怀疑他的说法,只好继续忍耐着,反正马上到军营总能吃上东西吧。
......
宿白城中扎寨的梁家军营里。
“是将军回来了!”军营有人喊道。
“将军回来了?没看见呀。”军营里一个厨娘拉住一个身边的兵问道。
“你是新来的吧?从前好像没见过你。”
“是呀,我是新选上的厨娘。”
“原来是这样,你看见前面挂的黄旗子没有?”
厨娘瞅了瞅远处,点头,“看到了。”
“那就代表将军回来了。那是信号旗,是斥候传回来的消息。”
“这样啊,咱军营的硬件水平还真是不错呀。”
“硬件是什么?算了,你怎么还站在这里呀?”男人疑惑的看着她“这马上到饭点了,厨房不是正忙着呢嘛?”
厨娘愣了下,忙道:“是是是,军爷。我这不是新来的,仰慕梁将军的风采,听到大家都说梁将军回来了,所以出来看看。”
“也是,咱们这位将军确实是这个。”男人比了个大拇指。
厨娘好奇的追问:“怎么说?怎么说?”
“可惜那时我还不在这里呢,这我都是听别人说的。”士兵来了兴致,“当年呀,梁老将军和梁副将殒命于扬平山谷,连着四万将士一起埋尸那里。梁老将军和梁副将的尸身到如今都还没找到呢。”
厨娘心想,当然找不到喽,人又没死。
“那时,越坞城正在被北国攻打,我方主将和副将却都惨死,正是军心涣散之际。”
“是现在这位梁将军站出来守着越坞城,亲自上阵随着将士们一起冲锋杀敌。带着梁家将们拼死取了对方主将人头,这才鼓舞了军心,守住了越坞。”
“才14岁的孩子,刚接手这边境军营时,很多人都不服他。虽说是有梁家将的支持,但若是他自己没些真本事,这些军营的人也不会那么快都听从他的了。”
“就算如此,还有不少人对这边境主将的位置虎视眈眈呢,他们都觉得一个小孩是坐不稳这个位置的。”
“但最后,不还是被我们将军坐稳了吗?”
“后来,陛下亲自下旨封我们将军为主将,这些人才渐渐消停下来。”
“也就是现在消停了,前几年,还有人要刺杀我们将军呢。”
“要我说呀,这边境主将的位置,就只能梁家人坐。”士兵道:“其他那些人,我都不相信他们。”
“小公主抱来给我。”皇上对太医道。
哟!这就是我的父皇?啊啊啊啊啊真帅呀,瞧这英俊的脸,完美的下颚线。嘿嘿,不知道我长得怎么样、好不好看?
皇上抱着小公主,分明瞧着她只是双眼亮晶晶的看着他,并没有张嘴。
看来只有自己能听到她的心声呀。
真是有趣。这小公主长得粉粉嫩嫩,甚是好看,眼光也如此的不错。
听着小公主咿咿呀呀的叫,皇上愈看愈喜欢。
于是回答她道:“你长得甚是可爱。”顿了顿,又说:“跟朕一样好看。”
啊啊啊啊父皇!我娘亲还跪着呢!她刚生产完,又被奸人陷害差点失去我,心情大起大落,你做个人吧!
梁婕妤跪着的身体差点歪了歪,看皇上面色如常,心下知道看来只有自己能听到女儿的声音。
要不然陛下听到这大逆不道的话,降罪于女儿就不好了。
心里想。
乖女儿呀,谢谢你为我着想,但陛下不喜女色,后宫都是雨露均沾,向来不是个贴心的呀。
我这都没抱过自己的女儿呢,我敢说什么呀。
“梁婕妤,你刚生产完身子骨弱,先起来吧。”皇上道。
“谢陛下。”梁婕妤起身,心里感叹陛下这次还真做个人了。
张贵妃见梁婕妤起身了,也打算起身。
“陛下……”
啊啊啊啊啊坏女人!就是你买通了我娘宫里的宫女,要置我和我娘于死地,可惜我还小,不能说话揭穿你,不然非把你那伪善的脸皮给撕下来不可!
听到小公主的话,皇上面色沉了沉,他不知他的后宫中居然有如此歹毒、胆大包天的人,竟敢暗害他的皇嗣。
以后还会害死他?
倒是没有怀疑小公主话的真假,小孩子难道会说谎吗,何况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听到她的心声。
不过此事不能告诉她,要不然就不知道她心里想什么了。
于是道:“此事还未查清,委屈贵妃先跪着吧。”
“陛下……”张贵妃还待再说,却见皇上看她的眼神似乎是看透了什么,心里一时慌张,便不再开口。
“陛下您向来不喜小孩,公主给臣妾抱着吧。”
梁婕妤看着陛下一直抱着公主不撒手,便大着胆子开口道,她还没来得及抱抱自己的孩子呢。
啊!娘亲!mua~
皇上这才不舍地把小公主递过去。
走到贵妃面前:“贵妃不是说梁妃诞下的是死胎吗?不是你叫人请我来的吗,这就是贵妃请朕来看的好戏吗?”
“这……陛下,产婆她们都这么说,臣妾是担心皇嗣……担心皇嗣有问题,臣妾决断不了才请陛下过来的。”
张贵妃心里紧了紧,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断命草没起作用,但太医不是说公主身体无碍吗,这事怪罪不到她头上,不能露怯让皇上看出来了。
“臣妾有罪!陛下,臣妾应该调查清楚事实才请陛下过来的。产婆和这些下人也真是该死,竟敢欺君!”
皇上冷冷地看着她,对身边的事人吩咐道。
“来人,把产婆和宫女拖下去好好审问!势必问出背后之人!”
“贵妃惊扰圣听,冒犯皇嗣,禁足宫中三月,为小公主手抄金刚经祈福。”
“陛下!”张贵妃不解,正欲辩驳。
正好撞见皇上看她的眼神,当即冷汗直冒。
难道皇帝知道了此事与她有关?
怎会!这事她明明处理的很干净。
皇上既然只是禁足想来只是怀疑而没有拿到证据。
也罢,这次是她失误了。
最终恨恨的盯着梁婕妤,自行回宫禁足了。
皇帝又让一干人等退去后。
殿里只余皇上、梁婕妤和几个贴身内侍。
“陛下,您为公主起个名字吧。”梁婕妤温柔看着小公主对皇上说道。
女儿真是她的小福星呀。
多亏了女儿,要不然真如了张贵妃的意,她要是被安上生了个死胎这件事,宫里最忌这种事,日后怕是无出头之日了。
她倒是没事,但她还有小五,一个不受宠的皇子基本就没什么未来了。
梁婕妤倒是没有想过为什么女儿被下了毒还活的好好的,她的女儿是小福星,自然是有神佛保佑。
“恣雅态、欲语先娇媚。小公主这般可爱,就叫雅雅吧。叶雅雅。”皇上想了想,说道。
好耶!我叫雅雅!
“雅雅~你瞧,陛下,雅雅笑的多开心呀,雅雅可喜欢父皇给你取的名字?”
梁婕妤逗弄着女儿。
喜欢!
皇上听到她对自己的名字很满意,看着叶雅雅笑的十分开怀的样子,也哈哈大笑。
“爱妃你辛苦了,接下来好好休息吧。”皇上起身准备要离去了,对梁婕妤道。
“多谢陛下关心,臣妾恭送陛下。”行礼送陛下,却见皇上把摇篮里的小公主抱起来打算一起离开。
“陛下!您这是?”梁婕妤不禁惊呼。
“朕怕公主吵闹你,我先照顾着,晚点给你送过来。”皇上面不改色的撒谎道,一副好似真的为梁婕妤着想的样子。
实际上皇上盘算着他来一趟梁婕妤宫里就知道了宫里贵妃心怀不轨的事,那这宫里还有什么事是他不知情的?
不若借小公主的心声盘查一番。
“陛下,您身份尊贵,这种事不必您来做。”
梁婕妤还欲再劝,心想你哪里会照顾孩子呀,我的小九一会不得受大罪!
“爱妃不必忧心,就算朕不会,朕身边难道还没有会照顾的人吗?”皇上仿佛看出了梁婕妤的想法似的。
…….
这边,皇上离去后,梁婕妤宫里便开始整顿和敲打宫女了。
她身边可信的大宫女最近感染风寒,还有一个从家里带来的贴身宫女也是感染风寒,不能近身伺候。
提拔上来的两个贴身宫女居然包藏祸心,看来她那两个宫女的风寒也是被人算计的吧。
是她最近太过懈怠了,差点忘了这皇宫是个吃人不眨眼的地方,差点害死了小九。
她可不是什么小白花,只是怀着孕,脑子总是不太灵光,导致被贵妃趁虚而入,差点酿成大祸。
这才知道梁昭仪无事,遂吩咐宫人将梁昭仪带回宫好好休息。
太子被救上来后就去更衣了,梁昭仪也回宫了,那些看热闹的大臣和夫人也走了。
现在只剩他和还在一遍遍下湖找五皇子的一众宫人了。
现在只需自己继续演完最后一场戏。
冷声对着宫人道:“还找不到人,要你们这群废物有何用?若是找不到五皇子,所有人都去给五皇子陪葬!”
当然是吓他们的了。
好了,现在朕也可以走了。
我靠?我爹还有做暴君的潜质?好残暴呀,宫人的命也是命。算了,佛都渡不了众生,我去当那个菩萨干嘛。而且我这小身体也爱莫能助呀。
还以为父皇是个冷心冷血的人呢,刚刚看起来可是一点都不关心小五,没想到是在心里憋着呢?哎,小五没事的,父皇你别难过也别伤心呀。
皇帝对闺女的吐槽有些委屈。
他怎么会不担心自己的儿子呢,小九真是误会他了。
算了,下次搞这种计划还是想办法也泄露给小九知道吧,免得她为我们担心和操心。
…….
解决完贵妃之事,皇帝心里的一块石头也放下来了。
贵妃死了,他以后就不会死了吧?
回到勤政殿,刚坐下来没一会就听到通传三皇子求见。
心里咯噔一下,昭扶怎么来了?
这自己刚下令处死他娘亲,他就来不会是为贵妃求情的吧。
对这个儿子,心情也是有些复杂。
从小九的心声里知道,在他死后,昭扶登位后可是一心为百姓着想,以一己之力稳固了大盛岌岌可危的局面。
这个时候了,他肯定是知道了消息。
父皇这是心虚了吧。
胡说,他怎么会心虚。
秦公公此时也在小心看着皇帝的眼色,不知道皇上此时想不想见到三皇子。
“让他进来。”
三皇子进来后不紧不慢的行了个礼。
不卑不亢道:“求父皇准许儿臣在母妃临死前再见母妃一面。”
美强惨来了。哎,其实三皇子也是很渴望母爱的吧。但张贵妃就只是拿他当作争夺权利的工具,后来更是软禁了他这个皇帝。
但不论怎么说,都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呀,怎么可能能割舍下。
“你可恨朕?”
“母妃罪有应得,父皇您没错。”
“我不是问你朕做得对不对,我是问:你可恨朕?”
“儿臣不敢。”
“若朕允许你敢呢。”
“她到底是我的母亲。”
他再怎么早慧,也不过是个10岁的孩子。我十岁的时候,才上五年级呢。张贵妃只会耳提面命让他好好争气,父皇你就不能同他好好讲道理、跟他讲是非吗?
还在这惜字如金的你可恨朕呢……
皇帝听到小九对他的不满,有些不服气。
谁说他不会讲道理?
“昭扶,我问你。这治理这天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三皇子不知道为何突然有此一问,但还是答道:“回父皇,儿臣觉得是百姓安乐,国家兴盛。”
“那如何让百姓安乐、国家兴盛呢?”
“为君者仁政治国。”
“不,我告诉你,要想治理天下最重要的就是规矩。”
“规矩?”
“是呀,不论仁政苛政,百姓为什么要听你的呢?凭什么民就要听君的?”
“自古就是如此。”
“自古如此?不过是前人定的规矩罢了。所以才有了君、有了民、有了官。我们是君,是天然就制定规矩的人,就是要想尽办法让百姓把我们定的的规矩刻在心里,下意识地服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