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客阅读 > 现代都市 > 穿越:这大宋该变天了!精品篇

穿越:这大宋该变天了!精品篇

研墨的中年人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穿越:这大宋该变天了!》,现已上架,主角是赵桓宋钦宗,作者“研墨的中年人”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一觉醒来,竟然穿越成了史上最惨皇帝宋钦宗赵桓!刚开局就是地狱模式:金兵把汴京围得水泄不通,父皇直接甩锅跑路,满朝文武不是废物就是奸臣,哭着喊着要割地投降,马上还要被拉去行“牵羊礼”受辱!这哪能行?来自千年后的他可不认命!没有系统加持,也不会武功,那又怎样?咱有脑子!“割地?朕先割了你的脑袋!”“投降?朕先送你去金营‘投诚’!”...

主角:赵桓宋钦宗   更新:2025-06-02 15:0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桓宋钦宗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这大宋该变天了!精品篇》,由网络作家“研墨的中年人”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穿越:这大宋该变天了!》,现已上架,主角是赵桓宋钦宗,作者“研墨的中年人”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一觉醒来,竟然穿越成了史上最惨皇帝宋钦宗赵桓!刚开局就是地狱模式:金兵把汴京围得水泄不通,父皇直接甩锅跑路,满朝文武不是废物就是奸臣,哭着喊着要割地投降,马上还要被拉去行“牵羊礼”受辱!这哪能行?来自千年后的他可不认命!没有系统加持,也不会武功,那又怎样?咱有脑子!“割地?朕先割了你的脑袋!”“投降?朕先送你去金营‘投诚’!”...

《穿越:这大宋该变天了!精品篇》精彩片段

“是!”
“告诉张斌,”李纲加重了语气,“到达之后,立刻在监听到的挖掘点附近,向下挖掘‘直井’!挖到与敌军地道同等深度后,再横向挖掘‘对坑’,务必截断敌军地道!若能直接挖通,即刻灌入火油、污水,或以湿柴点燃,用烟熏之!”
直井、对坑!这是宋军反地道战术中最常用的手段,以攻对攻!
“另外,”李纲补充道,“令张斌在城墙内侧对应位置,深挖一道内壕,以防万一敌军地道穿透城墙!”
“遵命!”亲兵飞奔而去。
那名偏将看着李纲有条不紊地发号施令,心中稍安,但仍有些担心:“李帅,神卫军张斌部,本是预备增援宣化门的……”
“宣化门自有种老将军!第一批援兵和器械也已在路上!”李纲斩钉截铁道,“南薰门地道之危,迫在眉睫,不容有失!若被金贼从地下钻进来,腹背受敌,则满盘皆输!”
他顿了顿,看向那偏将:“王将军,你立刻带人,去武库催要滚木礌石,特别是猛火油柜,优先送往宣化门和南薰门!”
“末将领命!”王将军抱拳而去。
看着一道道命令发出,行辕内暂时恢复了平静,只剩下灯火摇曳和远处隐约的喊杀声。
李纲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只觉得肩上担子沉重如山。他临危受命,手握城防大权,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金军势大,城内人心浮动,太上皇那边还不知会弄出什么幺蛾子。
陛下……李纲脑海中闪过赵桓那张年轻却异常冷静锐利的脸。若非陛下今日力排众议,斩杀传伪旨的内侍,强行将城防大权交给自己,恐怕此刻汴京城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这份信任,重逾千斤!
“报——!”又一名传令兵匆匆赶来,“李帅!宣化门捷报!种老将军率军死战,亲手斩杀金军爬上城头的一名谋克!我军援兵已至,砲石齐发,暂时遏制住了金贼攻势!”
“好!”李纲精神一振,紧握的拳头松开了些许,“告诉种老将军,守住!务必守住!后续援兵和器械会源源不断!”
总算有个好消息!
但李纲丝毫不敢放松。金军的攻势如同潮水,一波退去,下一波只会更猛。地道只是其中一种手段,谁知道他们还有没有其他后手?
他走到窗边,掀开厚重的毡帘,望向灯火管制下依旧能看出轮廓的庞大京城。坊市间一片寂静,但李纲知道,在这寂静之下,是无数颗惶恐不安的心。
许翰侍郎的动员令已经发出去了吧?那些寻常百姓,真的愿意拿起武器,保卫这座看似坚固,实则危机四伏的城池吗?
他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夜色。
“李帅,”一名负责文书的佐吏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刚刚收到城门司的报告,说……说最近几日,城内有一些关于……关于太上皇与金人议和的流言,似乎有扩散的迹象……”
李纲的眉头瞬间拧紧,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外患未除,内忧已起!
那些阴沟里的老鼠,终究还是忍不住要跳出来了吗?
金军的地道可以挖,可以堵,但这城里人心的地道,又该如何去防?
李纲的眉头瞬间拧紧,如同两把出鞘的利剑。
“流言?关于太上皇与金人议和?”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逼人的寒气,让那名禀报的佐吏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行辕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灯火噼啪作响,映照着李纲脸上如铁的线条。外面宣化门的喊杀声似乎都遥远了许多,此刻,这城内无声的战场,更让人心悸。
“是的,李帅。”佐吏低下头,不敢看李纲的眼睛,“消息传得很快,市井之中,甚至一些……一些军营里,都有人在私下议论,说……说太上皇心系苍生,不忍大战,已派密使前往金营……”"


“谢陛下!”三人躬身退下,心中对这位既能铁血杀伐,又能体恤下属、甚至还懂得夫妻温情的年轻官家,更多了几分敬佩和认同。
御辇内空间狭小,陈设简单,但挡住了刺骨的寒风,点着一盏小小的油灯,散发出昏黄而温暖的光芒。
赵桓脱下冰冷的头盔和甲胄,只着中衣,靠在软垫上,长长舒了口气,只觉得浑身的骨头都像是要散架了一般。
朱皇后跪坐在他身旁,亲自打开食盒,先盛了一小碗鸡汤,小心翼翼地吹凉了些,才递到赵桓嘴边:“官家,慢些喝,烫。”
赵桓就着她的手,喝了一口。温热鲜美的鸡汤滑入腹中,瞬间驱散了不少寒意和疲惫。他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有体会过这种被人细心照顾的感觉了。
“梓童的手艺,越发好了。”赵桓由衷地赞道。
朱皇后脸上露出一抹羞涩的红晕,眼中的忧色也淡了几分:“官家喜欢就好。臣妾……臣妾也没什么能帮上忙的,只能做些这个……”
她又拿起一块小米糕,递给赵桓。
赵桓接过,慢慢地吃着。御辇内很安静,只有油灯偶尔跳动的噼啪声,以及两人轻微的呼吸声。外面隐约的喊杀声和风声,似乎都变得遥远了。
这种难得的平静和温馨,让赵桓紧绷的神经得到了极大的舒缓。他看着眼前这位温柔娴静的女子,心中涌起一股怜惜。历史上,这位皇后最终的结局,也是无比凄惨,在靖康之难中受尽凌辱,最终投水自尽。
不!绝不能让历史重演!
赵桓暗暗握紧了拳头。他不仅要保住这汴京城,保住这大宋江山,也要保护好身边的人!
“官家……”朱皇后看着赵桓变幻的神色,轻声问道,“您在想什么?”
赵桓回过神,看着她温柔的眼眸,笑了笑:“没什么。在想……有梓童在,真好。”
朱皇后脸颊更红,低下头,小声道:“官家又取笑臣妾……”
赵桓看着她娇羞的模样,心中一动,忍不住伸出手,轻轻将她揽入怀中。
朱皇后的身体微微一僵,随即放松下来,温顺地靠在他的胸膛上,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
“官家,您一定要保重。”她轻声呢喃,“臣妾和……和皇儿(此时钦宗已有儿子赵谌),都在宫里等着您平安回来。”
“放心吧。”赵桓轻轻拍着她的背,声音坚定,“朕答应你,一定会回来。朕还要带着你们,看着这大宋,重新变得强大起来!”
怀中的温香软玉,和外面冰冷残酷的战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却也让赵桓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
为了守护这一切,他别无选择,唯有死战到底!
就在这难得的温情缱绻之时,御辇外,负责警戒的亲卫队长,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城楼上下。他的手,始终紧紧按在腰间的刀柄上。
而在城外黑暗中,某个隐蔽的角落,几双冰冷的眼睛,也正透过夜色的掩护,死死地盯着南薰门城楼上那顶并不起眼的御辇……
夜色如墨,泼洒在汴京城的街巷间。
宵禁的命令已经下达,往日里即便深夜也偶有灯火和人声的坊市,此刻死寂得如同鬼蜮。只有巡逻队甲叶碰撞的轻响和靴底踏过积雪的沙沙声,偶尔划破这令人窒息的宁静。
两道黑影,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贴着墙根,敏捷地穿梭在一条靠近军器监外围的偏僻巷道里。他们动作迅捷无声,配合默契,正是皇城司指挥使陈过庭麾下最精锐的探子。
“头儿,就是前面那家‘张记铁铺’。”其中一个黑影压低声音,指了指巷子尽头一处不起眼的铺面,“我们盯了好几天了,那个军器监的管勾赵全,每隔三五日,总会找借口来这里一趟,行踪诡秘。”
为首的探子代号“狸猫”,他眯起眼睛,打量着那紧闭的铺门。铺子不大,门窗紧闭,看不出任何异样。但越是这样,越是可疑。
军器监的管勾赵全,是他们根据陈指挥使的密令,初步筛选出的几个重点怀疑对象之一。此人负责管理一部分“火车”零部件的外协制造和验收,职位不高,却能接触到一些关键环节,且最近手头突然阔绰起来,行事也变得小心翼翼。"


“刚才你说,城中能战之士,不足十万。”赵桓看着他,“这个数字,可靠吗?有没有算上那些……吃空饷的?”
吴敏脸上露出一丝苦涩,躬身道:“回陛下,这已是臣与几位同僚反复核算过的数字。禁军积弊已久,缺额、老弱、占役者甚多。各营之中,真正披甲执锐、堪上一战的,确实……捉襟见肘。”
殿内响起一阵低低的抽气声。连兵部尚书都这么说,看来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
“厢军呢?”赵桓追问,“京畿各路厢军,难道也不能抽调补充?”
“陛下有所不知,”户部尚书蔡懋出列,面带难色,“厢军……厢军久不习战阵,多充作杂役苦力,修桥铺路尚可,若要他们上城御敌,恐怕……”他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
厢军不堪用!
赵桓心中暗骂,这大宋朝养兵百万,关键时刻能用的却寥寥无几!都是赵佶那个艺术细胞发达的爹干的好事!重文轻武,军队腐败到了根子!
“那依诸位爱卿之见,如今该当如何?”赵桓目光扫过群臣,“等着李纲把那不足十万的兵耗光,然后开城投降吗?”
无人敢应声。李邦彦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陛下!”一个略显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
赵桓看去,是吏部侍郎许翰,一个在记忆中以敢言著称的直臣。
“许卿有何良策?”
许翰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臣以为,禁军、厢军不足恃,然汴京城中,尚有百万军民!其中青壮男子,不下二十万!只要朝廷登高一呼,晓以利害,发放器甲,组织得当,未必不能组成一支可战之力!”
“招募丁壮?”蔡懋立刻皱眉,“许侍郎,这恐怕不妥。平民百姓,未经操练,骤然上阵,徒增伤亡!况且,器甲、粮草从何而来?户部……”
“国都将亡,还在乎这些坛坛罐罐?!”许翰猛地打断他,须发戟张,“城若破,金银府库皆为贼有!百姓身家性命难保!此时不放手一搏,更待何时?至于操练,守城不同于野战,只需教习使用滚木礌石,操作床弩砲石,有军官带领,足以协防!器甲不足,可收缴城中富户私藏,粮草……难道京中百万石储备,还供不起守城将士吗?!”
许翰一番话,掷地有声,不少官员面露赞同之色。
赵桓眼中精光一闪。许翰说的,正是历史上李纲曾经做过,并且行之有效的办法!发动人民战争!
“好!”赵桓猛地一拍龙椅扶手,“许卿之言,深合朕意!”
他站起身,目光灼灼地看着许翰:“朕命你为京城四壁守御使司副使,协助李纲,即刻拟定榜文,遍谕全城!凡城中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男丁,无论士农工商,皆有守土保家之责!愿应募者,自带兵器,前往各城门报道,由守御使司统一编组,发放粮饷!”
“臣,领旨!”许翰激动地跪下。
“蔡懋!”赵桓转向户部尚书。
“臣在。”蔡懋硬着头皮出列。
“户部即刻清点府库钱粮,优先供给守城军民!所需器甲,由兵部、工部协同,打开武库,尽数调拨!若有不足,朕授权许翰,可暂时征用城中大户、寺庙之铜铁,交由将作监赶制!但有推诿、藏匿者,以通敌论处!”
“臣……遵旨。”蔡懋擦了擦额头的汗,皇帝这命令,等于是把他的户部掏空了,还要得罪满城权贵富户,但他不敢反驳。
“吴敏!”
“臣在!”
“你兵部协同,务必将器甲发放到位!同时,严令各军,选拔有经验的都头、押队,充任新募壮丁的队正、什长,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让这些人熟悉守城要务!”
“臣遵旨!”
一连串命令下达,整个朝堂再次高速运转起来。虽然还有很多细节问题,但大方向已经定了下来——全民皆兵,死守到底!"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