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命令其军队放弃各城,向寿春会合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许霖案头。
对此许霖并不意外。
无非是想凭借坚城固守,待我军无粮自行退兵罢了。
真够苟的。
可是袁术的部下对其早就失望已极,吕布的三路人马往往还没到城下,当地的守将就举起白旗高喊着“本就~本就!”(Bonjour!法语你好的意思),热烈欢迎讨袁军入城。
更有心思活络的,暗中派出心腹携投诚书信,前往讨袁军中,表忠心,通消息,献内应之计。这些大都是人在寿春,刚出皇宫之辈。
死忠袁术的,还真没剩下几个。
“这就是大势所趋啊!”
许霖此时和吕布正在南渡淮河的船上。
吕布没想到此次讨袁竟然如此顺利,几乎兵不血刃就将袁术在淮北的地盘,轻松纳入囊中。
“这些人投降的如此快,不会有诈吧?”
见识过许霖苦肉计加诈降计的吕布,很自然的联想到这一点。
学以致用,不错嘛。
许霖嘴角微翘道:“若是我军进展顺利,他们必会忠心,反之则叛。”
吕布听了撇撇嘴道:“这等反复之徒,要来何用?”
你确定不是在内涵自己?
许霖笑的愈发欢畅,道:“不然!人皆趋利避害,此为本能。然则这些降将又不能一概而论。”
“袁术倒行逆施,使得饿殍遍地,生灵涂炭,忠义之士起而叛之,也是有的。”
“另一方面,则可以起示范之作用,人皆有从众之心,所谓羊群效应是也。如此一来,原本对袁术还抱有幻想的人,便会随之投降。”
吕布点点头道:“对这些降人,军师如何处置?”
“还能怎么处置?自然是先留用,命其恪守其职,保境安民罢了。”
许霖说完见吕布一脸疑惑,只得解释道:“我军精兵奇袭,贵在速战,岂可分兵占据城池?”
“留着这些人,一方面以安其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不影响我方既定战略。”
“当然,霖已有书信传回下邳,令陈宫选派官吏往淮南陆续前来,以主持政务,监视降将。”
“待消灭袁术之后,再择其优者,升职留用,颟顸不堪者,罢免其官便是了。”
吕布听了抚掌笑道:“还是军师深谋远虑啊!”
这种日常吹捧,已经很难在许霖心中掀起一点点涟漪。
说人话就是许霖无感了。
不多时船队靠岸,驻守当涂的袁军将领,早已在南岸摆开人马,列阵,不,列队欢迎。
吕布见状,很有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赶脚。
我的方天画戟早已饥渴难耐,为何就没个头铁的来试试?
保管汝试试就逝世!
而此时寿春城内,愈发人心惶惶,各种流言不胫而走。
各地守军不战而降,淮河天险如同虚设,来勤王的军队寥寥无几,这样的现实,终于让袁术明白,自己是多么不得人心了。
可这世上,终究没有后悔药。
二月初五,袁术宣布去帝号,同时派出几路使者,分别往吕布军中求和,去许都表示归顺,往袁绍处送玉玺,到江东求援……
总之为了避免被踢出群,袁术进行了各种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