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家那帮人都在忙活着分家事宜,养猪喂猪的事被陆湘主动承担下来,大家伙也无人在意,几头猪搁那搁着也跑不掉,到年底肯定能分上自己那份就是了。
所以并不清楚平时见树爬树,见塘下水的小子们最近割猪草的热情高涨,现在一天收割的“猪草”比原来三四天干的加起来都多。
并且陆湘对猪草的类别还有要求,不是啥都要。
一些挂不上价的野草野菜,她是不贴补小零嘴的。
只是这事干的少其实还没人注意,不过日子长了就不太行了。
陆湘虽然答应给胡有才倒腾红砖,却没有立马从拼好夕上撸。
白天全家人都去上了工,孩子也在她的利诱下打发出去干活了。
家里除了她没有别的闲人,倒腾什么都容易。
但这时候求人办事费劲的很,不可能前一天应下第二天就能搞到手。
陆湘并没有盲目的因为有拼好夕的存在而揽下这事。
他们鸿星人民公社在65年的时候盘了砖窑,虽说建窑的地方离他们大王庄村也挺远,但这相对于那些没有砖窑的地区来说已经够便利了。
窑刚建好的那阵子,鸿星公社下面的社员,只需要找自己队的大队长批条子就能去排队买红砖。
后来就不行了,配泥料、摔砖坯全靠人工,烧窑、闷窑也得个十来天的功夫,出窑后也不能马上烧制,必须晾窑......总之过程繁琐又漫长,各大队批的条子太多,出产量赶不上销售量。
除了最开始捏着批条的人买到了红砖,后面压在砖窑厂的排队的条子都作废。
如今想买砖的只拿大队的批条没有,还得去公社再盖个章。
不过砖窑厂里的人有买红砖的便利条件。
这个年头讲究有熟人好办事,各个厂子里但凡有相熟的,就能拿到各种紧俏的、低价的东西。
陆老太太的记忆里似乎没有窑厂的熟人。
不过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陆湘说有就是有。
走后门的事没有谁会大张旗鼓的宣扬,况且她倒腾的不算多。
一百来块红砖,看着也就是一小堆儿,人力板车都能推过来。
运输什么的其实也不算个事。
因为陆湘压根没打算给家里人什么合理解释,她本来就是个脾气古怪的老太太。
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不用和别人解释。
不答应给胡有才搞太多,是因为这砖不便宜。
一块砖要4.99夕夕币。
而现实里拿批条买砖只要三分五厘,她得花接近五百块的夕夕币才能买一百块砖。
若是按照夕夕币提现的兑换比例,她收胡有才五块钱没亏上,还赚了七毛多。
可她不提现的话,五百块的购买力在拼好夕上可厉害着呢。
反正别管怎么算,陆湘心里就是觉得亏了。
也就是她实在是希望院里的人赶紧走一走,她能得个清净。
以及陆湘一直在做无本的买卖,上架的那些东西全是不花钱来的。
最近小孩儿给力,每天稳定进账一二百,她的空气罐子又售出两桶。
夕夕币哗啦哗啦的来。
目前账户余额已经突破两千大关。
陆湘自我安慰,花掉这499块也不要紧,两三天就能挣回来。
红砖的正常价是三分五厘,不过走关系的价格肯定不能和正规渠道买一样,多少要贵一些,所以胡有才并没觉得她要五块钱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