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检魏忠贤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精选回到明朝科技兴国》,由网络作家“席风万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无删减版本的军事历史《回到明朝科技兴国》,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席风万里,非常的具有实力,主角朱由检魏忠贤。简要概述:充满了担忧,因为无论是谁都知道这所谓的流民中间也存在着不少的满洲探子。但朱由检明白,眼下是辽东。接下来随着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接连爆发的还有陕西、河南、山东,都将成为不毛之地。听到有流民大量向京师流动的朱由检立刻下令。沿途州府县城都必须拿出当地朝廷中,所有能够动用的粮食来帮助这些流民安稳的抵达京师。而朱由检也不断下令从......
《文章精选回到明朝科技兴国》精彩片段
京师顺天府京城之内。
由于连年的战火硝烟,导致大明朝北方逐渐诞生了明朝灭亡的最大影响因素——流民。
大量因战争导致背井离乡陷入逃亡的失地农民想要吃饭,想要安居乐业有个好日子不得不离开战火纷飞的辽东家乡。
第一选择就是京师,是顺天府。
毕竟在底层的老百姓眼中,那可是天子脚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会饿死人,怎么都能讨个生计。
于是越来越多的流民汇集成为一条由人组成的洪流。
而早早被派往辽东的袁崇焕本来是不愿意眼睁睁看着这些流民不断的入关前往京师的,但在朱由检的命令下却也不得不从。
可心中总是充满了担忧,因为无论是谁都知道这所谓的流民中间也存在着不少的满洲探子。
但朱由检明白,眼下是辽东。
接下来随着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接连爆发的还有陕西、河南、山东,都将成为不毛之地。
听到有流民大量向京师流动的朱由检立刻下令。
沿途州府县城都必须拿出当地朝廷中,所有能够动用的粮食来帮助这些流民安稳的抵达京师。
而朱由检也不断下令从南方抽调大量的粮食用来压抑京城内的粮食价格。
其中有不少商人似乎在一夜之间看到了商机,试图大量囤货,营造出京城缺粮,奇货可居的气氛,却没承想来自朱由检的一纸旨意让这一场原本要爆发的粮食战争成了一场笑话。
“告诉所有沿途的官府,病死在路上朕自然不会怪罪,但要是有流民饿死在他们的辖区之内,就不要怪朕不念君臣情谊了。”
说话的是朱由检,在朝堂之上听着的却是文武百官。
在东厂大量洗牌之后的朝堂之上,反对朱由检的声音已经小了很多,虽然在很多大臣心中仍是不解为何要在现在这样局势紧张的时候。
任由辽东之民众向京师聚集,但他们并不敢直接说出口来。
朱由检说完话,就默默的注视着皇位之下的官员们,形势的急转直下让朱由检猝不及防,只得用更加凶狠的手段来让眼下的大明少死人,不死人。
“关于流民安置问题,朕与诸位阁老也专门商议过了。”
“决定以工代赈,不管怎么样,不管要在这次流民浪潮中消耗多少钱粮,朕都不会心疼半分,但要是有人敢对这些救命的粮食下手,就掂量掂量你们的脖子比刀硬否!”
“户部!”
“臣在!”
“你们是这大明的财神爷,这次流民浪潮不能全都让朕一个人掏钱吧!一千万两!你们认了!”
今天来朝堂之上的官员是户部尚书郭允厚,听到皇爷这样说一时也是惊慌失措。
连忙跪在地上说道。
“陛下!户部之国库已无半点可用之钱粮了啊...”
朱由检面色一沉,不由郭允厚再说下去。
“朕不是在和你商量,我是在告诉你要拿出这么多的银子,并且不得向下摊派,今年给各地王府的钱粮不是还没有送下去吗?
扣了!
朕不相信他们能饿着肚皮来京师告状!”
郭允厚张了张嘴,却没能再说出话来。
只能跪地遵旨,但在他心里却已然乐开了花。
既然陛下肯愿意对自己朱家的人下手,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扣了钱粮拿去赈灾就是。
眼下的欧洲无论王室还是贵族都以能够拥有一套来自东方的瓷器或银器为荣,茶叶贸易早已满足不了这些来大明捞金的商队。
珍宝才能卖出高价,回到欧洲之后这一套瓷瓶起码能卖出十万银币以上的高价,所以这些人在此也是毫不吝啬。
而负责拍卖秩序的大明皇家拍卖行的工作人员更是激动,自从取消底薪采用分成制度之后,虽然只能获取很小的一部分分润,大头还是进朱由检的内帑,可这到底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价格越高,他们拿的也才能越多。
“还有没有人要加价!”
“成交!”
“皇爷,皇家拍卖行的银两已经送至宫中,奴才清点完共合现银两千六百万两。”
可谓触目惊心,仅仅是消化查抄贪官的家当就获利如此巨大,朱由检摇摇头叹息道。
“此番银两全部送入内帑吧,此番王恭厂和天虎军训练开拔辽东,所耗恐怕也是巨大。”
此番朱由检的行为其实也是一轮全新的尝试,明朝皇帝自古以来都不对商收税不说,自己也是放弃了经营行商的权利。
但朱由检可不听这话,我这皇帝都快穷的冒烟了,你们富得流油还不叫我做生意,开什么玩笑?
所以朕也要做生意,只不过朕这一时半会做的还是无本买卖,赚的都是自己的。
这就是朱由检的态度。
顺天府西城内,一间临街店铺换了全新牌匾。
“大明工商局”
于此同时,大门口还立起来数个木板,上面张贴着最新的政策。
所有行商店铺,需统一按照《大明京师行商注册准则》要求领取营业执照。
半个月内无营业执照还经营商业行为者,一律查封。
半个月内缴纳一千两白银后方可赎回,若到期仍未赎回将直接查封。
此举一出,全城哗然。
但更多的人似乎漠然看待这条最新传出的要求,并没有着急在第一时间去领取这所谓的营业执照,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从这之后就要开启新的篇章——纳税。
从东厂和锦衣卫内抽调出来的人手加上原本京师的一些衙役共同组建了新的皇家税丞。
并且免费向所有前来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商家赠送由大明皇家税局监制印刷的进销存底册。
“李掌柜,这新出的营业执照照您说我们是办还是不办啊?”
“办是肯定要办的,就是不知道这商税到底是个怎么收法,只怕就算我想要去办,到时候收税和东家老爷交待不过去啊。”
“对啊,东家老爷怎么可能看着让这所谓税局来收税,这么多年生意了也没听哪家铺子交过税啊。”
“唉…”
此刻大明京城内的商贾们虽然满面愁容,但是朱由检却笑容满面。
源源不断的银子就马上能进入到自己兜里来了,所以说目前只是针对京师范围之内的商户进行一个试点,但是将来肯定是要推广至整个大明的。
有了这次的经验,在接下来的工作推广当中一定能够更加顺利。
尤其是针对江南。
经济上的胜利,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朱由检解决最大的困难。
但军备上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王恭厂逐渐在搬迁之后都还没有去过,于是他便吩咐王承恩摆驾王恭厂。
王恭厂自顺天府搬迁至通州皇庄内之后,可谓戒备森严,堡垒重重。
“第二排!”
“射击!”
“砰!”
...
“第三排!”
“射击!”
“砰!”
“砰!”
手握铁皮卷制喇叭的蒙脱嗓子都快哑了,一声声的吼声,造就了城下鞑子如同被镰刀不断肆意收割般惨烈的死伤。
一瞬间就在城墙之下折损了超过三千人。
三千八旗兵是什么概念,这个数字已经是此次进攻的三分之一,是来叩关士兵的八分之一。
并且墙上的天虎军越打手感越顺。
装填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热血澎湃中逐渐忘记了面对鞑子进攻的慌张,一排与一排之间的衔接逐渐更加丝滑。
紧随其后,不断的用手中的米涅步枪收割着城墙之下的鞑子士兵。
这样的场面俨然让大明关宁城墙之下,成为了绞肉机一般。
鞑子虽然勇猛,豪格虽然力大无穷、膀大腰圆,可终究也不是悍不畏死。
也是血肉之躯。
也会害怕。
要不是豪格在正蓝旗军中早就说过,他不身死,后退即杀的动员令。
整个进攻队伍早都化作鸟兽散了。
“他豪格是蠢货吗?他是脑子不太灵光吗?城墙上明显就出现了我们从未遇到过的情况,明军的火器威力那么厉害,他还不走!还傻等在城墙之下做什么?他难道还以为有机会吗?”
皇太极接连的发问,让一旁的多铎也是不敢说话。
只能暗自责怪豪格愚蠢。
这样的场面明显就能够看出来,攻城已经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早早的减少伤亡有序的退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毕竟不知道城墙之上出现了什么变故才导致的进攻失败。
通常来说就算是怪罪也怪罪不到进攻之人的头上,皇太极在这一点上面做的还是很好的。
赏罚分明,责任到人。
是谁的过失就是谁的过失,不会轻易将心中的怒火撒在一个人的头上。
皇太极顿时大喝,不敢再任由豪格充当莽夫,葬送自己不说,还在不断的拿后金宝贵的八旗子弟去做毫无意义的消耗。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在一夜之间这眼前的关宁城就变了样,守军锐利的火器让皇太极心中很是没底。
但看眼下来说。
可以说是毫无机会了。
无疑,这对于皇太极而言是致命的打击。
本来还指望着通过这一次的叩关战略,高低能够带来一些缓和的时间,为自己平定后金内部的各种势力关系争取时间。
谁能所料,却在叩关第一步,关宁关隘就栽了跟头。
这南边明朝的少年皇帝,并非他所料的那般不堪。
时代在变,皇太极深知,此次若是退却了,那么下次再想要叩关,从辽东来恐怕已成难事。
若是再有几年,恐怕能否守住后金都是难事。
但不得不退了。
“鸣金收兵!让正蓝旗、正黄旗的士兵快点退下来!”
见不得豪格还在无止境的往上扑的皇太极下令了。
号角一响,顿时进攻的鞑子士兵们顿时心头一松,顿时倍感疲惫。
能退了...但真的能退吗?
还得看看豪格。
这边豪格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说为了避免冷不丁的来一颗流弹把自己带走,豪格早早的就缩在了后面。
并非那般勇武的向前冲锋。
这就是将领的智慧,该勇武的时候勇武,该怂的时候他们还是很怂的。
眼看晌午将至,斜阳从城墙之下不断的照耀。
听到身后鸣金收兵的豪格终于也坚持不住了,环顾四周自己正蓝旗和父汗不少正黄旗的后金士兵都被如割倒的杂草一般,横尸遍野,血流满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