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再明徐器的现代都市小说《反清复明:大英败局已定文章精选阅读》,由网络作家“五十缺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反清复明:大英败局已定》,讲述主角朱再明徐器的甜蜜故事,作者“五十缺一”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而拥有电台的大明军队,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反应最快的军队了。大明1师的行军,吸引了大量百姓围观。12辆蒸汽铁甲车在队列中吞吐黑烟,16米长的身躯被铁板包围。顶部前后各布置了一门火炮,两侧留有十几个射击孔。整个蒸汽铁甲车,就像是一头巨兽,在陆地上蠕动着。铁甲车太过笨重,车载蒸汽机动力也不太足,速度只有20公里每小时。......
《反清复明:大英败局已定文章精选阅读》精彩片段
但正是因为如此,1师所表现出的战斗力,让大明从上到下非常满意。
各级将领都乐的合不拢嘴。
此时1师的行军,是严格按照《行军条例》展开的。
前后士兵间隔2~3米,根据道路条件,左右分成2~4列快慢纵队,外圈慢,中间快。
所以,1旅2旅1.2万人,在长江南岸拉出了近8公里的长队。
孔二曾经质疑过,如此长的队伍被敌人截断怎么办。
但是一场演习让众将领明白了这样做的好处。
基层士兵的通讯距离是多远?
不过两三里路,尤其是封建社会。
清军想要偷袭,在局部战场上,也许会凭借人数优势取得战果,但一定会陷入明军的包围。
正如同常山之蛇。
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具至。
只要反应比敌人快,策略上是没有问题的。
而拥有电台的大明军队,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反应最快的军队了。
大明1师的行军,吸引了大量百姓围观。
12辆蒸汽铁甲车在队列中吞吐黑烟,16米长的身躯被铁板包围。
顶部前后各布置了一门火炮,两侧留有十几个射击孔。
整个蒸汽铁甲车,就像是一头巨兽,在陆地上蠕动着。
铁甲车太过笨重,车载蒸汽机动力也不太足,速度只有20公里每小时。
不知是哪个部队起了头,士兵们唱起了《三项纪律八大注意》,将随身的压缩饼干、糖块、巧克力等分给了围观的孩童。
百姓们原本惧怕的眼神,逐渐转变成好奇,带着些感激。
“阿爷,好甜呀,你也吃。”
李二蛋的儿子,嘴唇上黏了黑乎乎的巧克力,将手中的方块塞他嘴里。
周围尽是孩童的嬉笑声。
“王师啊,是王师!”
“大明回来啦!”
沿途山呼海啸的拥趸,就连一些衙役也是如此。
那些身穿号衣的兵丁混在人群中,高举双手,大呼“大明万岁”。
有眼力劲儿的清朝官员,安排人暗中联系明军,准备反清复明。
毕竟如此精锐的军队,大清这辈子是赶不上了。
早点反正,早做从龙之臣。
但也有不怕死的,比如苏杭守备正白旗额勒真。
当他得知,明军排成长而单薄的行军队列时,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在他看来,那么单薄的队伍,八旗铁骑只需一个冲锋,就能破之。
至于《大明报》的情报,他承认,明军兵器确实强悍。
但八旗铁骑也不是泥捏的。
八旗满万不可敌!
如果明军结阵,他是不敢冲的。
但是明军行军犯了这么大的“错误”,就是在给他额勒真立功的机会啊。
“速速点齐兵马!儿郎们随我杀敌!”
一个小时后,苏杭地区在册八旗铁骑2000人,实到800人。
额勒真吃了一半空饷,另有200人,是实在身体发福,套不上铁甲了。
没办法,额勒真只能带着这群八旗少爷兵,开始了他的征途。
他甚至在出发前,写了一封捷报:
正白旗额勒真,率众2000大破明军于江岸。儿郎奋勇杀敌,死伤1500余,需赔家属银两甚巨……
这封捷报,将绕过金陵北上,八百里加急送入紫禁城。
额勒真就带着“八百铁骑大破十万明军”的美梦,一头扎进了1师队列的腰子。
“发现清军骑兵!”
此时明军的望远镜装备到连。
额勒真还没到接战距离,就被几只望远镜盯着了。
当中的连队快速部署。
外围队列的两个连脱离队列,在行军队列外侧布置了两个阵地。
也不是不可能嘛。
娄玉树捋胡须畅想着。
这时,几个儿子抬了块床板过来,汗如雨下。
“爹,你这床好重!”
有儿子抱怨。
毕竟,这床板里可是夹了金元宝的,不重就有鬼了。
娄玉树恨铁不成钢,怒斥道。
“搬什么搬,给我搬回去,丢人现眼的东西!”
儿子们一愣,心说刚刚您可不这个语气啊,不过碍于老爹淫威,他们只好再次搬回去。
这时,王在汉假装陪笑,说:“娄阁老,刚才还没发现,现在仔细看来。
贵公子仪表堂堂、知书达理,能文能武,未来必有一番作为啊。”
王在汉只是夸一句,没想到娄玉树当真了。
他刚刚还在想怎么在军中安插自己人呢,王在汉毕竟是外人,不能太过依赖。
但是当他听到王在汉夸逆子们“能文能武”时,心里又有了想法。
如今大明伐清,肯定缺人。
再联想到大明海外也就不到40万人,大有可为啊。
娄玉树问道:“不知大明军中还缺人吗?”
王在汉一听,心里立刻明白了娄玉树的想法,这老小子想祸害军队呢。
不过演戏嘛,随便编。
“自然是急缺的,军中士兵哪里都可以招,但是将官不足啊……”
王在汉开始了胡编乱造。
什么军中将领识不了几个字,陛下为了这事头发都愁白了……
娄玉树越听越兴奋,迫不及待的问道:“你看老夫犬子?……”
王在汉一惊,假装担心,劝道:“娄阁老万万不可!
战场上刀剑无眼,若是伤了公子们,岂不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王在汉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戏精附体。
不过娄玉树双手一背,仰望长天,振振有词:“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正所谓圣意如露,君恩难报。
……
是以,吾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王在汉呆呆看着滔滔不绝演讲的娄玉树,就连刚搬回床板准备找老爹汇报的公子们,也吓得躲在柱子后面。
他们可是听清楚了,老爹这是要送他们上战场呢!
这还得了?
世间繁华还没享尽呢,万一被哪个砍了,岂不是亏死?
娄玉树也发现了躲躲藏藏的他们,将儿子们喊过来,咬牙切齿道。
“吃吃吃,喝喝喝,睡睡睡……整天没个正形!现在开始,月钱降到100两,丫鬟五天只能碰一次……”
娄玉树揪着大儿子的耳朵,对王在汉说道:“犬子顽劣,暂交于将军管教。”
说着又对大儿子踢了一脚。
“还不拜见王将军?”
“唉~”
大儿子刚想跪,王在汉一把拉住,直说不敢。
演戏嘛,就要像一点。
他建议道:“娄阁老,普通人参军,确实要从基层做起。
不过贵公子就不必受苦了,阁老只需向陛下陈情,说公子们的拳拳报国之心。
再加上苏州城能兵不血刃被大明拿下,是贵公子们奋勇杀敌,夺旗人内城的功劳啊!”
说到这,王在汉诱惑道。
“有此功劳,阁老再上书孔二小人行径,有末将和几位同僚佐证,必能扳倒孔二大将军!”
扳倒孔二大将军,让大公子上位!
“好好好!”
娄玉树已经笑的合不拢嘴了。
心说投大明还真投对了,等大明取江南,行太祖金陵旧事,大业可成!
到那时,他娄玉树为开国内阁首辅,大儿子为大将军,权势滔天也!
想到这,娄玉树喊来家丁,准备把家具都搬回去,却被王在汉拦住了。
娄玉树皱眉。
王在汉偷偷指着几个吃瓜的百姓,“解释”说:“那些是锦衣卫的人,阁老散尽家财,宴请全城百姓庆祝,祝复汉家衣冠,不可半途而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