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极客阅读 > 现代都市 > 一路繁花全本阅读

一路繁花全本阅读

濯水清浅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正在连载中的穿越重生《一路繁花》,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安晓老太君,由大神作者“濯水清浅”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国公拗不过老娘和幼弟,又看公主也没反对,只能任他们去了。老太君将两个孩子疼到心肝里,隔三岔五就接到国公府来小住,生怕被公主欺负了。钱嬷嬷听着老太君的话,心想老太君年纪越大越糊涂了,便是龙凤胎也不过是庶出,公主就是生个姑娘也比那两个叠一块儿强。嘴上却是劝慰道:“先开花后结果也是好的,公主既然能生,老太君还愁抱不到嫡孙吗?”老太君想想也是,歇了这想法安置了。......

主角:安晓老太君   更新:2024-08-16 19:4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安晓老太君的现代都市小说《一路繁花全本阅读》,由网络作家“濯水清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穿越重生《一路繁花》,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安晓老太君,由大神作者“濯水清浅”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国公拗不过老娘和幼弟,又看公主也没反对,只能任他们去了。老太君将两个孩子疼到心肝里,隔三岔五就接到国公府来小住,生怕被公主欺负了。钱嬷嬷听着老太君的话,心想老太君年纪越大越糊涂了,便是龙凤胎也不过是庶出,公主就是生个姑娘也比那两个叠一块儿强。嘴上却是劝慰道:“先开花后结果也是好的,公主既然能生,老太君还愁抱不到嫡孙吗?”老太君想想也是,歇了这想法安置了。......

《一路繁花全本阅读》精彩片段


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是火树银花、游龙戏灯的好日子,京城是天下最繁盛之府,上元灯会更是繁华绮丽至极。正所谓“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青年男女打扮一新携灯带花希望来一场美好的邂逅,老人儿童上街走百病祈愿新的一年身体健康无病无灾。贵族平民都喜气洋洋溢于言表,欢度美好节日。

此时的永宁公主府,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丫鬟婆子紧锣密鼓的忙活着。

“小桃,快把水倒了,再去厨房换盆热水来。”

“杜鹃,再拿些棉布和参片来。”

“公主,听我的话,现在先停,好,呼气,吸气,用点力,已经开了宫口了,看到孩子了!”

床上躺着个面色苍白满头大汗气息不稳的少妇,即使是这样狼狈的情况下依旧可以窥见其秀丽的容色,两个嬷嬷分别按着她的双手和头部,另一个婆子正挤压着她高高隆起的腹部。众人各司其职,迎接这个新生命的降临。

“哇”……一道洪亮的婴儿哭声在喧闹的夜里响起,“恭喜公主,生了个漂亮的小千金!”

接生婆子小心地剪断婴儿的脐带,言语欢快向公主道喜,公主抬起眼皮看了眼刚落地的女儿,便昏睡过去了。

婆子们稍微帮婴儿擦拭了下身子,便拿事先准备好的小襁褓包裹好,抱到外间给孩子的家人看。

面如冠玉剑眉星目的驸马瞅了一眼孩子,问道:“公主如何了?”

接生婆子瞧着驸马脸上没什么喜色,谨慎答道:“公主太过疲累,已是昏睡过去了,休息一阵便没什么大碍的。”

驸马交待奴仆们好生照看便撩了帘子出门了。孩子的伯母婶娘等人随口夸赞几句漂亮乖巧也各自回去安置,等了大半宿也都累了,为了公主生产大家伙连宫里的宴席都没去参加呢,总算是平安生完了。只留下满屋子的丫鬟婆子收拾残局。

杜鹃满面忧愁对杜姑姑道:“虽说姐儿也不错,可毕竟哥儿才是公主的依靠呢,公主的日子本就不好过,这回---”

杜姑姑立刻拉了脸,“姐儿又怎么了,便是个姐儿以后也是县主,比这国公府其他姑娘都要尊贵,公主既然能生,就不愁没有哥儿,先开花后结果才好呢,若是咱们都这样看姐儿,还指望其他人尊重她吗?”

杜鹃忙低头受教。

倚梅阁里头,主子奴才也是半宿没睡,梅姨娘听得公主生了个姑娘,喜得连声谢谢菩萨保佑,“我道她是个没福的,白担了个公主名头,爹不疼娘早死,又不得夫君婆母疼爱,求神拜佛寻医问药这么多年,却是个赔钱货,哪像我夫君宠爱儿女双全,以后这公主府迟早是我家琢哥儿的!”

大丫鬟春兰忙附和:“可不是,她哪比得上姨娘有福气,五少爷七姑娘龙凤双生子,谁不赞一声金童玉女,婢子可是听说,那边刚生的丫头丑兮兮的,驸马爷瞧了眼就走了,哪像当初您生哥儿姐儿那会儿抱着舍不得撒手呢!”

其实刚生下来的孩子都红彤彤皱巴巴的哪有好看的呢,只春华为了贬低主院抬高自家主子可劲儿的损人家刚出生的小娃娃。

林国公府里,众主子都要回去安置了,二房和三房的院子隔得近,二夫人苏氏和三夫人何氏便结伴而行,何氏向来嘴上没把门的,此时远离了公主府便开始放话:

“公主也是不容易,成亲五载好不容易有孕才得了个姑娘,刚才瞧四弟的样子,可不大欢喜,也是,四弟早就儿女双全,又是他心尖尖上人生的,哪还稀罕这个呢,只可惜了刚出生的九姑娘――”

“弟妹慎言!”

苏氏再听不下何氏妄言,打断她道:“公主是金枝玉叶,不管她生男生女都是好的,九姑娘有皇室血脉,又是公主府嫡女,如何会可怜?四弟就这一个嫡女怎会不疼?弟妹今儿这话,我权当没听过,可莫要再说了!”

苏氏说完便撇下弟妹带着丫鬟婆子先走了,只留下何氏在原地愤愤不平。

松鹤院里,老太君听说公主生了个姑娘,让人去备礼明儿送到公主府去,一边对心腹钱嬷嬷说道:“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冒个信儿,却是个姑娘,老四也老大不小了还没个嫡子,总是怨我偏疼琢哥儿,她要是给我生个有皇家血脉的嫡孙,我保准疼他把其他人都比下去!”

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老太君最疼驸马这个幼子,所以对于当初梅姨娘抢在公主跟前怀胎,明知于理不合,瞧着公主没反对她也就顺水推舟了。长子林国公却极力反对,最后母子二人各退一步,和驸马约定若是个女儿就留着,若是庶长子一生下来就溺死。

老太君和驸马只得满心期待梅姨娘生个女儿,没成想梅姨娘肚子争气,生下对龙凤胎来。古代双胞胎极少,龙凤胎更是罕见,在哪里都是被视为吉兆的,老太君立刻就反水了,死活要留下孙子,林国公拗不过老娘和幼弟,又看公主也没反对,只能任他们去了。

老太君将两个孩子疼到心肝里,隔三岔五就接到国公府来小住,生怕被公主欺负了。

钱嬷嬷听着老太君的话,心想老太君年纪越大越糊涂了,便是龙凤胎也不过是庶出,公主就是生个姑娘也比那两个叠一块儿强。嘴上却是劝慰道:“先开花后结果也是好的,公主既然能生,老太君还愁抱不到嫡孙吗?”老太君想想也是,歇了这想法安置了。

宫里第二天就给了赏赐下来,内务府太监送来的,公主也知道皇帝忽视她,这赏赐都是皇后办的,也没奢望皇帝能给女儿什么封赏。

公主的女儿都封县主,不过这什么时候封却是有区别的,一般都是及笄时封,也有个别受宠的,譬如皇长女晋国公主的女儿一出生就封了丹阳县主,她的宝宝却是没这份体面的。公主对娘家没什么感情,对夫家更没抱什么期望,她的女儿自己来保护。


对于京城贵族来说,今年上元节与往年不同,宫里不仅有上元宫宴,还有悦阳县主的宴,不仅要准备上元节礼,还要准备县主的周岁礼,这礼怎么送可是个难题。之前有丹阳县主的周岁宴做则,可丹阳县主是晋国公主之女,悦阳县主是郡公主之女,本来前者身份要高一筹的,送礼也该比前者逊一分才对,可悦阳县主如今深得圣宠在宫里办宴,这礼要是比丹阳县主的礼轻,不知道皇帝心里会不会有疙瘩?若是二人的礼平齐,晋国公主和皇后肯定不高兴。所以说,人情往来是门学问。

玲珑阁里,公主正兴致勃勃打扮女儿,忙了这么些天终于要出成果了,今儿宝宝可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一定要让女儿“艳压群娃”才是。什么大红织金小袄,红鼠小皮帽一股脑往身上倒腾,皇帝给的红宝石项圈也挂上了,额间还点了一点朱砂,衬得县主白嫩圆脸明眸大眼确实可爱。县主倒是不太乐衷打扮自己,小娃娃嘛,不就是金啊红的往身上堆,怎么喜庆怎么来,她比较喜欢看公主娘打扮。

公主身为此次宴会的举办人,自然也要盛装出席。一袭大红色织锦袄裙,领口和袖子处镶一圈白狐狸毛,头上梳着双刀朝天髻,髻弯出围一圈白狐狸毛,两侧各插一枝六尾凤镶红宝石金步摇。这凤凰的佩戴也是有定制的,只有皇室女子和诰命夫人能用凤凰,皇后用九尾凤,太子妃用八尾凤,国公主和七珠亲王妃是七尾的,郡公主和五珠亲王妃是六尾的,郡主和郡王妃是五尾,以此类推,到三尾为止,诰命夫人也是按品级佩戴,且凤凰尾数和凤凰的个数相对应,例如皇后用九尾凤,最多佩戴九只凤凰。公主在眉间印了一点红梅花钿,唇色也是艳丽的大红色,整个人透出一股子高贵华丽的味道。公主的穿衣打扮从来都是以清雅素丽为主,突然间如此华贵艳丽,着实让县主惊艳了一阵,同时又有点小喜悦,公主娘这一身和自己称得上母子装了。

往年上元宫宴都是晚上举行,今年因为县主,就改在了中午,地点也从举办宫宴的泰和殿改到了举办皇子公主成年礼的祥庆殿,依旧是男女分席,中间隔了一道屏风,县主在大殿中上方的空地上,两边的人都看得到。公主母女是和皇帝一道去的,皇帝到了宴席也就开始了,所以县主一去就直奔主题,被放到殿中的空地上,周围摆满了物品,都是吉祥物,无论抓哪个喝彩太监都说得出吉祥话。

县主瞧瞧周围放着的东西,像什么针线啊书本啊都是不太值钱的东西她才不去拿,像那鸡蛋大小的明珠啊玉如意之类的她就比较喜欢了,不知道是不是只能抓一样东西,她是小孩子多拿几样也没关系吧?正当县主冥思苦想之际,上座的皇帝扔了枚玉佩下来,地上铺着厚实的羊毛地毯,倒也不担心摔坏了。县主饿虎扑食般飞奔而去,抓起玉佩拿在手里细看,是一块雕琢了祥云的玛瑙佩,这个她以后也可以戴,像上次皇帝给她的九龙佩就只能供起来了,本朝只有皇帝才能用龙饰品,皇子王爷都只能用麒麟。

喝彩太监见县主抓了皇帝玉佩,忙大声喝彩:“县主抓了皇上的玉佩,必定昌福永享,荣禄无边!”众人也是恭贺不断。县主抓了东西,就这么完了,奶娘上前来抱她下去,县主却是不愿,扯下奶娘系在腰际的帕子,去抓她心仪已久的大珍珠和玉如意,瞅着那长寿小金牌也不错,放在帕子里包起来,那边还有把小金剑也不错,上头还镶了红宝石呢,包起来!再拿个小金桔,和玉如意凑一对,吉祥如意嘛!喝彩太监的嘴随着县主的脚步动,县主拿什么他都唱一大串儿吉祥话,赢得满堂称赞。

县主拿这么多东西却不是要给自己的,她先是走到了公主娘身边,公主以为她抓完了,正要抱她坐下,县主却是推开了,把帕子在公主腿上摊开,将那颗硕大的珍珠举起来送到公主身前,公主满心感动,接过珍珠在女儿脸上亲了一口,喝彩太监忙唱道:“县主将东海珍珠送给了公主,县主纯孝质朴,是公主的掌上明珠!”又是满堂喝彩。县主包起帕子继续走,摇摇晃晃手脚并用地爬上通往皇帝御座的陛阶,皇帝见她吃力,一把将她抱起放在腿上,县主亲了他一口,然后从帕子里拿出长寿小金牌递给皇帝:“爱公,唔~”帝王最怕什么?短命啊!连秦始皇唐太宗那样的雄主都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可见帝王对长寿的向往,要不然也不会让大家叫他万岁了。县主这份礼可是送到了皇帝心坎上,感动得皇帝不顾形象亲了小娃娃一口,如果是大人送的这礼他不会有什么感觉,大家都晓得投其所好,偏偏是这不知事的小娃娃送的才显得难能可贵。喝彩太监见状忙跪下唱道:“县主将长寿小金牌送给了皇皇上,皇上万寿无疆寿与天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也忙下跪叫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平下心中激情:“平身。”待众人起身又说道:“悦阳县主纯孝可爱,今日送朕长寿金牌,寓意非凡,朕心甚喜,晋封其为悦阳郡主,择日请旨!”众人听罢一阵呆愣,待反应过来,田御史首先反对:“皇上此举不妥,本朝太子嫡女封郡主,公主嫡女封县主,悦阳县主今日此举确实当赏,但不可违背祖制。”这田御史也有些私心,他是永寿公主的公爹,自家两个孙女都还是白身呢,怎能容许同为皇帝外孙女的悦阳县主步步高升呢!其他人也是这般说辞,搬出祖制来压皇帝。

皇帝如何能不知这些人的想法,瞧这满堂王公贵族没一个为永宁母女说话的,心觉这母女俩确实不易,更加坚定了皇帝要为她们撑腰的决心。皇帝思衬良久,终于想出了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既诸位爱卿都觉封加封郡主不妥,那朕就增设一爵位,汉代诸王之女封翁主,朕今效仿汉室,加封悦阳县主为悦阳翁主。另,朕孙辈的孩子除丹阳县主与悦阳翁主外皆为白身,朕今日心情大好,也一并封了吧!待朕拟订封号择日下旨。”如此一来在座受益者不少,再者皇帝已退一步,众人也不好太过紧逼,反对之声就少了许多,只那不知变通的铁面御史冷如锋依旧不依不饶:“请问皇上,翁主之爵为几品?”皇帝道:“正二品。”冷如锋道:“如此,翁主与郡主有何不同?”皇帝道:“只是称呼不同,其份例品级与郡主无异。”冷如锋又开始他的忠言逆耳:“皇上乃是一国之君,怎能为一己私情置国家法制于度外?皇上儿孙众多,理应一视同仁,怎可偏宠悦阳县主?”皇帝最烦他的激烈言辞,若不是知他铁面无私忠君爱国,早把他贬成庶民了:“朕如何违反国家法制了?国法上说了公主之女不能做翁主吗?朕对朕的子孙自然是一视同仁的,只不过悦阳翁主做了好事自当奖赏,怎能说朕偏心?朕疼爱自己的外孙女难道还需你们置喙?”做皇帝的没两分口才怎么制得住底下这群口诛笔伐的文臣,冷如锋还想再辩,被同僚拉住袖子制止了。

这事就这么定了,悦阳县主没成想自己使了个小把戏就升了职,这大腿抱得值啊!皇帝看县主帕子里还有几件东西,问道:“宝宝,这些东西是要给谁的呀?”县主,不,现在是翁主了,翁主这才想起自己的东西还没送完呢,于是拿起小玉如意递给了对面的皇后,她可没忘了上次自己给外公拜年没给皇后拜年,她们就不阴不阳的讽刺公主娘,这次也送皇后一个,堵住她们的嘴。果然喝彩太监又叫道:“翁主将玉如意送给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事事如意!”皇后笑着接过来,心里却是不忿,这丫头竟然压在自己外孙女头上,叫她如何欢喜?翁主却不管她心里如何,她东西送到了就是。随后又将小金剑送给了云王,小金桔送给了吴王,翁主认为这两个才是皇位的最终角逐者,先打好关系。

蜀王见状不开心了:“这小丫头忒没良心,就送给四皇兄和八皇兄,我也是你舅舅,上回还喂你吃东西呢!你怎么就不送给我?”永宁公主解释道:“这确是有缘故的,宝宝前儿在御书房玩闹,碰巧四皇兄和八皇兄去拜见父皇,四皇兄进门踩坏了宝宝的小绣球,当时好一阵哭闹,还是八皇兄拿玉佩哄好了她,四皇兄事后送了一排珠子来,金的玉的银的大的小的都有,还有一个大红绣球,宝宝想是因这事记住了他俩,这才送的!”蜀王看着吴王手里的桔子,想想当时的情景,不厚道地笑出声来,吴王也是一阵尴尬。翁主却似听得懂话,指指蜀王,又指指那地上摆着的东西,皇帝对蜀王解说道:“看到没有,地上摆着呢,你想要什么自己去拿!”蜀王嬉笑道:“那是小娃娃的东西,儿臣这样大的人怎好去拿那个?宝宝拿来送我才有意思呢!”皇帝笑道:“朕瞧你和这小娃娃也差不多,这样大的人了,还和小娃娃计较!”蜀王道:“儿臣再大也是父皇的儿子,在父皇眼里,可不就跟小娃娃一样吗?”皇帝难得如此亲和,众人也跟着凑趣几句。翁主瞧着这父子俩的互动,心想难怪大家都说蜀王得宠,不过她觉得皇帝对蜀王更像是普通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不像是要予以重任的样子。

宴过后公主母女就回公主府了,在皇宫住了半个月也该回了,哪有出嫁的女儿长住娘家的。刚到家里琛哥儿兄弟两个就来寻她了,今儿是翁主生辰,两人给她送生辰礼来了:“九妹妹生辰快乐,妹妹见惯了好东西,可别嫌弃哥哥礼薄。”翁主属兔,琛哥儿送的是个白玉雕的小兔子,兔子眼睛是两颗细碎的红宝石,对琛哥儿来说,这是他压箱底的好东西了。瑞哥儿也送了个小金鱼,金鱼是空心的,里头有两个小铃铛,摇起来声音很清脆。翁主觉着琛哥儿有些怪异,可她如今口齿不清的,也说不出什么安慰人的话,就亲了他一口,表达自己的欢喜之情,琛哥儿傻笑着也回亲了一口,瑞哥儿见状拱过来:“我也要我也要!”边说边去亲妹妹,翁主笑着躲开了,三个孩子闹成一团。公主瞧着几个孩子,很是遗憾宝宝没个亲兄弟,琛哥儿两个虽好,毕竟是隔房的堂兄,总是先护着自家人的。

却说琛哥儿一听到妹妹回来就带着弟弟往这边赶,路上碰到三夫人,三夫人得知两兄弟要去给翁主送生辰礼,捂嘴笑道:“你们还不知道吧?你们九妹妹如今是翁主了,给她送礼的人都要把公主府的门槛踩破了,你们这礼,翁主怕是瞧不上呢!”琛哥儿不知道翁主是什么,听着跟公主县主差不多的,大概比县主厉害点,心想难道九妹妹升官了就瞧不上他了?到公主府脸上就带了点情绪,不过这点情绪很快被妹妹的香吻融化了,三人又玩到一起。

翁主听说琛哥儿要去看灯会,也闹着要去,公主却不同意,大晚上的人多灯多,又有人贩子,又容易挤着踩着,之前甚至还有火灾事故发生,公主怎能放心自家宝贝去那样危险的地方,带着女儿早早睡了。

还是琛哥儿够意思,第二天早上给妹妹带了一盏兔子灯过来,他猜灯谜赢的,还带了一对小鱼儿,不是家里池子里那种花花绿绿的鱼,是乡下河里能吃的小鱼,瞧着比家里养的灵活多了,他花了几个铜板从小贩那儿网的,他技术不错,两回就网着了,有些笨的一晚上都网不着一条,最后直接出钱买。琛哥儿绘声绘色的给妹妹说灯会上的事,说得翁主心痒痒,想着明年一定要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