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唐昊李婉清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全文版神婿:从转生开始称霸大唐》,由网络作家“白红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神婿:从转生开始称霸大唐》是由作者“白红云”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唐昊李婉清,其中内容简介:扇的房玄龄也抬头微微瞥了一眼李靖,神情之中也充满好奇。“我可是先前打听过了,这些朝堂上半数人都不知晓你给自己闺女选的这位贵婿是何人,难道会是皇宫中的某位?”看了眼依旧面色含笑不动声色的李靖,莱公杜如晦有些心急,忍不住问道。“老李啊,你就别卖关子了,给大家说说,省的咱们干着急。”李靖端起桌上的茶盏,品上一口,微微一笑。“......
《畅读全文版神婿:从转生开始称霸大唐》精彩片段
贞观年间。
一位布衣少年,被一辆马车,拉进了卫国公李靖的府上。
这位少年正是穿越而来的唐昊。
穿越来的这两年间,唐昊惊奇的发现身处的世界竟与印象中的唐朝相差无几,甚至连年号都出奇的一致。
但眼前桌上一纸婚约却让唐昊着实困惑起来。
这份婚约之中字里行间清楚的表明,自己弱冠之年将会与一名女子完婚。
唐昊看着婚约上苍劲有力的字迹喃喃自语道。
“李靖之女李婉清?”
李靖,大唐二十四功臣之一,位高权重。
思来想去,唐昊也没能弄明白这样一个高高在上天子身边的红人,又怎会和自己这个寒门弟子扯上关系呢?
“李婉清?”
唐昊默念着这个名字,恍然间想起这名字在初入长安时听起过,不觉间思绪再次回到坐在马车上飞驰在长安街上的情景。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或闲庭信步或神色匆匆,其中不乏一些高鼻梁深眼窝的异族人士穿梭其中。街边的小贩大声叫卖着,好不热闹。一片万国来朝,花天锦地的大唐盛世。
路人的议论声也不觉间传入耳中。
“呦!昨天李姑娘从军营回长安,夹道两旁人人欢呼,高声喝彩,那场面堪比宰相访民。”
“你还别说,这虎父无犬女!这李婉清小小年纪,却一点也不比战功赫赫的李将军差,这次可是大破突厥,立下汗马功劳了。”
“说起来这李婉清确实是大唐第一奇女子了,文武双全,大唐之幸,李氏之幸啊。不过听说李姑娘这次是专程回来成亲的!不知是谁这么好的福气。”
一路上长安百姓对这位李府姑娘赞不绝口,更多的是对李婉清要嫁之人充满好奇。
唐昊整理了下街上听到的消息,对这个李婉清姑娘也有了些了解。
李婉清是李靖的独女,自幼聪慧过人,五岁便能断文识字,七岁时饱读诗书,在十岁时便能吟诗作画,是一代才女的代表。如今正是碧玉年华,出落得亭亭玉立,容颜绝丽。羡煞众多京城贵女,更引得无数长安公子倾慕。
只是任谁也想不到,这位才貌无双的李婉清竟在十三岁那年,毅然弃文从武。
虽是在民风开放的大唐,女子参军的事例还是很少,当听到李婉清毅然从军的消息,很多钦慕李婉清的世家公子无不扼腕痛惜。
然而虎父无犬女,李婉清在两年间已在军中站稳脚跟,终在十五岁时已成为军中正六品的昭武校尉,并在十五岁那年率领自己的女骑,千里奔袭,大破突厥。
一时间朝堂内外震动,名声鹊起,也为这位才女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如今这位文武双全的奇女子在十六岁这年重返李府,梳妆打扮,准备嫁人。
唐昊收回思绪,怔怔的看着自己一身红衣坐在厢房中发呆。
和厢房宁静不同,在李府大厅却是另一番景象。
此时的李府上下一片喜气洋洋,着红花,涂朱漆,就连仆人也是穿戴整洁热情的招呼着拜访的名人雅士。
受李靖邀约的各位王公大臣,也和城中百姓一样,只知李靖今天嫁女,却并不知道李靖的这位贤婿是何等身份。今日一半是为了庆贺,更多一半是为了一睹李婉清身边之人的风采。
李府厅堂之上重臣群集,二十四功臣也来了八九位,更别提李靖一些交好的一些雅士异人了。
可谓大唐半数栋梁之才齐聚一堂。
“老李,你这府上一派喜气,为何迟迟不见女婿露面啊?也不见你在请帖上提起,这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鄂国公尉迟敬德扯着嗓子,声如洪钟,看着端坐厅堂之上的李靖忍不住问道。
话音刚落,把玩手中折扇的房玄龄也抬头微微瞥了一眼李靖,神情之中也充满好奇。
“我可是先前打听过了,这些朝堂上半数人都不知晓你给自己闺女选的这位贵婿是何人,难道会是皇宫中的某位?”
看了眼依旧面色含笑不动声色的李靖,莱公杜如晦有些心急,忍不住问道。
“老李啊,你就别卖关子了,给大家说说,省的咱们干着急。”
李靖端起桌上的茶盏,品上一口,微微一笑。
“诸位,我的这位女婿名叫唐昊。”
话音刚落,众人皆是一脸狐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对这个陌生的名字完全没有一丁点印象。
“唐昊?”
杜如晦难掩眼中的疑惑,瞅着李靖说道:“李兄,这个唐昊,我……我怎么从未听谁提起过。”
其他的人也纷纷侧目,都在静静的等着李靖的一个回答。
李靖缓缓站起身来,环视众人一眼,信步走到厅堂中间,朗声说道。
“这位唐公子,并不是什么权臣之士,也并不是名门贵族,乃是一介布衣出身。”
此话一出,众人怔怔的望着李靖,半晌说不出话来。
虞府外。
宋若辛并未在虞府上碰见父母,遂骑在马上,看着在前面牵马送自己回家的唐昊,眼神中露出一丝钦佩。
“唐公子,没想到你还有这文才,竟然会作诗!”
唐昊抿嘴一笑,没有回话。
那本就是自己借用后世的一首诗词而已,也没什么好炫耀的。
两人一马就这么行走在长安街头,在一处街角拐弯处,一则显眼的红色的榜文引起了唐昊的注意。
唐昊喃喃自语道。
“怎么还有榜文?”
宋若辛本就是朝中大臣,对朝堂之事也比较了解,就随口说了出来。
“这段时间招募武将,一来为了开疆扩土做准备,二来戍边卫国,而且这次的武魁可以破格提拔,位居六品……”
不等宋若辛说完,唐昊就去榜文前查看。
位居六品!
这可是自己提升威望的大好机会,唐昊怎能错过!
榜文的内容果真如宋若辛说的那般。
而且就算不是武魁,就连前二十名者至少也能从七品的官职!
这不禁让唐昊大喜过望。
如今自己有系统相助,又有历代亡灵的馈赠。
到时候完全不用依托李府的名声,也能在大唐这片疆土上扬名立万。
只要自己能在武科中胜出,即使成不了武魁,也能在军中立足,到时候凭借自己的拳脚,稳扎稳打,又何愁这威望值?
想到这里,唐昊不禁笑出声来,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手持神兵,纵马疆场的场面。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手持黑白转生笔,肆意勾画的场景。
马背上的宋若辛看着对着榜文笑出声的唐昊,不禁更为好奇了。
……
太极宫。
“陛下,你瞧瞧,这中间几句的行书和这本兰亭序真迹的字迹一般无二,简直如王羲之亲书!”
说着一双玉手比划了一下兰亭序上的文字。
“还有呐,你看这词句,气势恢宏,让人不觉间心潮涌动,豪气万千。和当今朝堂内外那些靠堆砌辞藻,矫揉造作的文章相比,强了不知多少倍。”
开口的乃是雍容华贵,号称“千古第一贤后”的长孙皇后。
虞世南深知皇后喜好书画字卷,便在结束酒宴之后火速将字卷献与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在初看字卷之时,便被那字迹深深吸引。
而字卷的内容更让她震惊万分,如获至宝的她竟是半宿都没睡着。
今天一下早朝便匆忙拿与唐王来看,迫不及待分享这份喜悦。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嗯,果然豪气冲天,让朕看的都热血沸腾。”
看罢字卷,器宇轩昂的唐王李世民接着说道。
“没想到我们大唐竟有此等人才,我听说此人竟是寒门出身?”
听罢,长孙皇后也微微叹息。
“哎!可惜了,此人正是李府的赘婿唐昊,贫寒出生。”
李世民一拍身前的案几,满眼惋惜!
“听贞儿说在这唐昊唐昊的武艺得到了李将军的认可,又有这般才华,如此天纵之才却出生于寒门,真是苍天无眼啊。”
皇室宗亲向来将这血统看的非常重视,尊卑有序,君臣有别。
赘婿,寒门在他们眼中毕竟是一个不好的出身。
古往今来,又有哪一个帝王世家是完完全全的布衣出身呢?
就连自嘲出生低微的汉高祖,也毕竟是亭长发家。
长孙皇后望着这个眉头紧锁的皇帝,一时间也不敢揣测他心中所想。
此时,李世民已起身在殿中来回踱步,思考着这位身份特殊的才子到底该如何安置。
长孙皇后小心翼翼,试探性的建议道。
“此人一身才华,不如就给他个一官半职做个文官,执掌一方,整顿吏治,也能群臣做个榜样?”
李世民听罢,眼中光芒闪烁。
“此人雄心壮志未必会止步于一个小小的郡县,整顿吏治这事放放也不迟。”
“如今大势太平,万国来朝,一片大好河山,但仍要居安思危。边疆之地仍摩擦不断,况且高丽战事胶着,这个唐昊说不定会派上用场。”
高丽早在前朝还是夏国四个大郡,在北方燕国衰落之后,逐渐脱离夏国版土,到了隋朝更是有三征之说。
版土未归,这也成了推广”以德服人”的李世民心中一块心病。
唐昊的出现无疑又让李世民看到了一个新的希望。
“来人,传朕旨意,将武科考试行增设科目,弓马武艺,行军布阵,兵法谋略都要考察,朕要的是一个一员执掌三军的大将,而不是只会厮杀的一介莽夫。”
李世民说完,心中燃起一股自傲神色。
“若是这唐昊真能从武科中胜出,那朕便不顾他这布衣身份,定将他好好栽培。”
见唐王心意已决,长孙皇后也不再多言。
李世民转过身来道:“皇后,你就替朕去李府走一趟,看看这小子是不是如他们说的那般,你的眼光,朕还是相信的!”
“臣妾遵旨。”
“那便去看看吧。”
说着便向着厢房走去。
一路上,李婉清心中惴惴不安,恍如做贼一般,这是她第一次对着皇室撒谎!
当日自己也只是发现散落一地的纸片,并未注意,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皇后竟要去房间看看!
待入了厢房,长孙皇后看了一眼案几。
一叠稿纸随意堆叠在桌上,地上也零零散散洒落一些。
这些稿纸是唐昊平时一时兴起书写下的诗句,当然更多的还是后世的诗。
长孙皇后看了一眼散落脚下的文稿,只觉散落地上多半也是残次之作,并未在意。
俯身拾起一张拿在手里扫上一眼。
只是这一眼,便让她方才的不以为然变为惊讶。
朱唇轻启,目光深深陷入其中,缓缓的念了出来。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长孙皇后饱含情感,扬抑顿挫的诵读瞬间让这首诗如有灵性一般。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反复诵读着这两句诗句,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看着那晶莹的水流从天而降,一泄而下,水珠四溅,气势磅礴,雄奇瑰丽。
尤其是一个疑字,给人无限遐想,整首诗经有种出落凡尘的感觉。
“妙啊。”
长孙皇后缓缓从略显皱巴的纸上将目光移开,思绪仍停留在那首诗上。
身后的李婉清此时也沉浸在最后两句一泄万里,末势犹壮的诗句上。
眼神恍惚,心中惊疑不定。
“这……这真是他写的诗句吗?他一介布衣,怎么会有这样的文才?”
自从上次在荷塘之时便对这位相公有所赞赏,今日能听到如此壮阔雄宏的诗句,当真让人惊奇。
为何这些诗篇自己平时都没有留意到呢?
胡思乱想之际,只听身前的长孙皇后喃喃自语说道。
“简短的几句能将瀑布壮阔美感表达的淋漓尽致,仅凭这首诗也足以震惊大唐了,将那些朝中酸腐才子们远远甩在身后了。”
忽然,这大唐皇后露出一抹会心微笑,朱唇轻扬,将手中的稿纸小心翼翼的折好,收入怀中。
长孙皇后转身看了眼李婉清,欣然说道。
“婉清,你且随我过来,我有话与你说。”
待走到婚房内,皇后坐在桌前的高脚凳上招呼李婉清也一并坐在自己的身旁。
拉着她道:“婉清啊,这唐昊对我大唐而言是个大才,能嫁给他你好生福气,你可要好好待他,莫要辜负了上天对你的一片恩赐才是。”
李婉清诚惶诚恐,手心也不觉间冒出了细汗。
没想到自己一直不屑的夫君会得娘娘如此的看中。
“多谢娘娘,谨记娘娘教诲。”
又谈了几句家常话,长孙皇后才说道:“既是这样,那我也就不打扰你们两位小夫妻了,就送到这里吧。”
说完,起身出门。
李婉清在后面福身一礼道。
“恭送娘娘。”
待娘娘消失在视野中,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个……这个呆子究竟干了什么?”
……
李府大厅上。
李靖在厅堂上来回踱着步,心中惊喜之余更是格外好奇,不知道唐昊究竟有何德何能能引得长孙皇后亲自来访。
不一会儿,只见李护卫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
李靖慌忙上前扶住正要行礼的李护卫。
“怎样?”
李护卫不苟言笑的脸上破天荒的浮现出一个笑容。
“禀国公,昨日姑爷在虞府上题诗一首,虞公惊喜之余连夜将字卷献与娘娘,听说娘娘将字画献与圣上之后,圣上看后也大声叫好,龙颜大悦。”
小说《神婿:从转生开始称霸大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评论